2025年春招 | 中国银行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公告!六险二金!
2025-03-19 12:00
来源:新东方四六级网
作者:新东方四六级网
一、银行简介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银行,也是中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招聘岗位及专业要求
总行直属机构
银行卡中心金融综合、信息科技岗位:面向国内外院校应届毕业生,主要负责银行卡业务管理、产品研发、品牌营销、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管理和中后台集中运营等工作。
软件中心信息科技岗位:面向国内外院校应届毕业生,主要负责全行应用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
集约运营中心集约运营业务、运营科技支持等岗位:面向国内外院校应届毕业生,主要负责全行标准性业务、综合经营公司及海外机构业务的集中处理、生产管理,推进相关系统建设和流程优化等,为全集团业务发展提供集约共享的智慧运营支撑。
境内分行
营业网点业务岗位(综合服务):面向国内外院校应届毕业生,从事营业网点柜面业务、厅堂服务等综合服务工作。
港澳台及海外机构
面向境内外院校应届毕业生,从事银行相关业务工作。
综合经营公司
面向国内外院校应届毕业生,从事金融业务或相应岗位工作。
三、薪酬福利
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节日生日福利、年度体检、六险二金、员工宿舍(部分岗位提供五年宿舍)、员工食堂、带薪年假、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
四、招聘条件
基本条件:身体健康、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及职业道德。
学历条件:2024届未就业及2025届全日制本科、硕士学历。
专业成绩:在校学习成绩良好,专业课程无补考。
英语要求:
本科生需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CET4)考试且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或托业听读成绩达到630分以上,或托福成绩达到70分以上,或雅思成绩达到5.5分以上。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需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CET6)考试且成绩达到425分以上。
主修语种为其他外语,通过相应外语水平考试的,可适当放宽上述英语等级要求。
优先条件:中共党员、有学生会或社团等学生工作经历、具备相关社会实践或企业实习经历、获得各类荣誉或有文体特长者优先考虑。
五、招聘流程
简历投递:应聘者可登录中国银行春季招聘和实习生招聘网站查询相关信息,在线注册并填写个人信息后,选择相应机构的岗位进行在线报名。
简历筛选:银行将对收到的简历进行筛选,确定初试名单。
在线测评:关注中国银行2025届校园招聘统一线上考试安排。
面试复试:简历筛选后确定初试名单,面试后确定复试名单(以工作人员电话或短信通知为准)。
录用签约:确定录用意向,签订三方协议书,发放Offer。
六、注意事项
请应聘者准确、完整填写简历和相关资料信息,保证信息真实性;如与事实不符,中国银行有权取消其应聘资格。
各机构的招聘岗位、招聘条件存在一定差异,部分机构对应聘者范围有专门要求,请应聘者根据本人情况申报,避免无效申请。
笔试由中国银行统一组织,具体安排将通过电子邮件或95566短信等方式通知本人。
七、报名方式
应聘者自即日起,可登录中国银行春季招聘和实习生招聘网站查询相关信息,在线注册并填写个人信息后,选择相应机构的岗位进行在线报名。春季招聘和实习生招聘网站为:https://campus.chinahr.com/pages/boc-2025-Spring。
八、大学英语四六级对于招聘的重要性
筛选简历的重要标准
在求职过程中,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是许多企业筛选简历的重要依据之一。据统计,超过70%的国企岗位要求四六级成绩。中国银行也不例外,大部分岗位都要求本科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且成绩达到425分以上,硕士研究生需通过大学英语六级且成绩达到425分以上。通过设置这样的英语水平要求,企业能够在众多求职者中快速筛选出具备一定英语能力的候选人。
提升求职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四六级证书不仅是英语能力的证明,更是求职者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拥有四六级证书的求职者在申请职位时,其简历通过率比未通过的学生高出30%以上。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在招聘中虽然未明确要求四六级成绩,但优秀的英语能力仍然是加分项。在金融行业,四六级证书更是求职的“敲门砖”,帮助求职者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