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绵阳大学考试>正文

成都锦城学院2024年专升本招生章程

2024-11-20 09:50

来源:成都锦城学院专升本

作者:

  成都锦城学院2024年专升本招生简章来啦!想要报考成都锦城学院专升本的同学们可以看看。

  根据《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我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23〕52号)、等文件精神,为保证我校2024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以下简称专升本)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开展,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简介

  成都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转为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学校坐落于成都知名企业聚集地高新西区,占地2100余亩,以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30700余人,其中本科生29200余人。

  设有15个教学院(财务会计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3个特色学院(劳动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学校类型定位为“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型、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面向未来的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定位为“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技术等全方位服务”;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一流应用型大学”。

  现设有59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100余个专业方向,形成了文、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专业中,审计学(ACCA)为省内本科一批招生专业;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新闻学、通信工程、网络与新媒体、金融学7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获批5个“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项目”、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学校获批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以及3D引擎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6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目前,教师总数1771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71.15%,副高级职称占比55.28%。近年来,学校围绕“师德、师风、师才、师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以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为第一师德,追求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全面位做好。

  每一位老师在校内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每一位老师每周都会安排课外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或带领学生做项目、参加竞赛,“锦城”教师倾心育人,服务学生成长,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以及四川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其他各类专家库入选专家60余人,多名教师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师资队伍中,“有行业证书、行业经历、行业业绩,懂行业前沿”的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60.3%,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保障。

  学校追踪新技术革命前沿,建有各类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8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智慧教室106间,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支撑。其中,现代企业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物联网与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商科实训中心获批“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智能科技与5G应用创新实验室、量子通信实验平台、大数据实验实训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中心、智能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云财会智慧实验中心、现代金融实训中心、融媒体实验室、4K超高清演播室等新技术实验实训中心等均处于行业前沿水平。学校获批各类国家级试点、项目、一流课程等共计64项,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试点、项目、教学成果奖、科研项目等共计632项。《创业管理》《市场营销》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等25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媒体采访与写作》等24门课程获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金课”等优质课程;21门慕课上线国内主流慕课平台,其中14门被“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收录。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学会/协会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33项(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规划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2部,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2个。近六年,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7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17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7项,其他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477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造并实施一整套系统的“锦城教育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并重的高质量人才。学校创造、实施“四大框架”教育理念:一是“一基两轴,三阶递进”的高阶教学框架,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二是“一点两面、三抓五评”的深度学习框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升深度学习力;三是“两商六力、三隐三显”的非认知能力培育框架,提高学生的情商、行商,练就21世纪人才核心竞争力。四是“四标准、双管理、三考核”的情感劳动框架,让“锦城”教育更有温度,使学生成为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阳光青年。

  锦城人才培养坚持特色和亮点先行,例如:以“做人第一,能力至上”为目标,开展“三大教育”(“三讲三心”明德教育、“一体两翼”知识教育、“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培养学生会做人,能做事;创新人才培养“长板原理”,让学生的长板更长、亮点更亮;坚持“锦城课堂大于天”理念,实施“三大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创新“两课设计”(课程与课堂),为学生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浓度、有梯度的课堂;坚持“三不放水”(教育不放任,管理不放羊,考试不放水),营造“勤奋、向上、严格、刻苦”的教风和学风等。近年来,学校荣获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中国高教学会授予的“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入选教育部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获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本科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绿色校园”“平安校园”先进单位等荣誉。

  在教育部“学信网高校满意度调查”中,锦城学院连续11 年位居四川省本科高校前列;在第三方评价排行榜中,锦城学院常年位列同类高校“西部第一”;学校是全省第一所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民办高校;在中国高教学会发布的2023年“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中,锦城学院跻身全国本科高校前16%,近五年成绩高居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前50强。

  二、招生对象

  (一)2024届专科应届毕业生(以获得教育部电子注册的专科毕业证为准)。

  (二)从四川省应征入伍,符合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

  三、招生计划

  我校2024年专升本招生计划6000人(含309人退役士兵)。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在学院 批次 招生计划数
120204 财务管理 财务会计学院 普通考生批 90
120204 财务管理 财务会计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10
120203 会计学 财务会计学院 普通考生批 265
020102 经济统计学 财务会计学院 普通考生批 50
120207 审计学 财务会计学院 普通考生批 50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学院 普通考生批 130
080703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学院 普通考生批 70
080905 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学院 普通考生批 200
120108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工商管理学院 普通考生批 90
120801 电子商务 工商管理学院 普通考生批 100
120604 供应链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普通考生批 50
120901 旅游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普通考生批 120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普通考生批 120
120202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学院 普通考生批 110
120601 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普通考生批 90
080902 软件工程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普通考生批 35
080902 软件工程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10
080903 网络工程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普通考生批 40
080903 网络工程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5
082802 城乡规划 建筑学院 普通考生批 47
082802 城乡规划 建筑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4
120103 工程管理 建筑学院 普通考生批 270
120103 工程管理 建筑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5
120105 工程造价 建筑学院 普通考生批 270
120105 工程造价 建筑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5
082801 建筑学 建筑学院 普通考生批 110
082801 建筑学 建筑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8
020303 保险学 金融学院 普通考生批 90
020303 保险学 金融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10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院 普通考生批 90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10
120205 国际商务 金融学院 普通考生批 200
120205 国际商务 金隔融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15
020309 互联网金融 金融学院 普通考生批 190
020309 互联网金融 金融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10
020301 金融学 金融学院 普通考生批 114
020301 金融学 金融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10
020304 投资学 金融学院 普通考生批 100
020304 投资学 金融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10
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普通考生批 90
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12
081001 土木工程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普通考生批 500
081001 土木工程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60
050262 商务英语 外国语学院 普通考生批 90
050201 英语 外国语学院 普通考生批 160
050303 广告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 普通考生批 50
050101 汉语言文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 普通考生批 50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文学与传煤学院 普通考生批 50
050301 新闻学 文学与传煤学院 普通考生批 50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院 普通考生批 90
130503 环境设计 艺术学院 普通考生批 90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智能制造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70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智能制造学院 普通考生批 450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智能制造学院 退役士兵免试生批 20

  备注:学校招生代码、招生专业、招生人数等,以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收费标准按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核定执行。

  四、报到与缴费

  (一)学费标准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等费用。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严格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备案标准执行。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按照学生自愿、不得营利的原则收取。学生入学须完全缴清各项费用后方可注册成为成都锦城学院学生。

  (二)报到录取学生凭录取通知书和原专科院校毕业证书原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到及缴费,对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学生直接取消专升本入学资格。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专升本资格。

  (三)奖助学金按照国家和四川省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专升本学生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相关奖助学金。包括校长特别奖学金(最高15000元/年·生)、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生)、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生)、优秀学生奖学金(最高2000元/年·生)、企业专项奖学金(最高5000元/年·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最高4500元/年·生)、学校育才助学金(最高3000元/年·生)和企业专项助学金(最高5000元/年·生),同时还可以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最高16000元/年·生。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

  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3300 元/年·生。

  五、学籍管理

  录取学生学籍信息由教务处统一在学信网平台注册,编入本科相应专业三年级学习,升本后其在专科阶段所修课程的学分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予以认定。学生原则上按相应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培养方案进行修读,学制两年(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学制为三年)。专升本学生的管理按我校在校本科学生相同办法实施。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不接受专升本学生转专业申请。

  六、毕业及学位证书

  本科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学校将向经毕业审查符合毕业条件的专升本学生发放具印成都锦城学院的本科毕业证书(证书按照统一要求标注“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字样),否则发给本科结业证书或肄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以上是成都锦城学院2024年专升本招生简章。

  同学们注意了,四川统招专升本的考试机会只有一次,如果备考压力较大、学习效率跟不上,想要了解专升本课程及规划的大二/大三同学,现在可以直接咨询在线老师噢~

  新东方专升本的课程全面,服务和师资力量雄厚。专升本考试科目大多是,语文,数学,英语和部分省份的计算机基础和专业课。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线上或者线下课程,线上课程比较考查大家的自律能力,但是价钱比较便宜,时间比较自由,线下课程可以面对面交流,学习效果更好。总体来说新东方是一个有近三十年成熟积累的品牌,整体师资研发,售后服务可靠性有保障。

新东方专升本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