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绵阳大学考试>正文

考研复试备考指南【超详细】

2024-12-22 18:50

来源:

作者:

  随着25考研初试的临近,或许有些同学认为只要初试成绩发挥好了,表现优异,考试就稳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使初试成绩突出,复试表现不佳同样可能面临淘汰的风险。

  因此,即便你的初试成绩再高,也不能对复试掉以轻心。今天,新东方考研网为大家详细梳理了复试的全过程,同学们可以来看看!

  一、考研复试都考些什么?

  1、英语测试

  英语测试主要包含英语听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

  2、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是复试传统环节。但目前面试在复试中占据的分值和比重逐步加大,一些院校甚至取消了笔试,代之以完全面试。有些院校,面试所占百分比超过了笔试,二者大概是6:4的比例。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笔试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动的。例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没有专业课面试,只有复试笔试考核。

  复试专业课笔试一定要好好把握,只有专业课笔试取得高分,才能比较有把握最终入围。各大院校一般也都有规定,专业课笔试不及格,即使总分达到录取要求,也不予录取。

  3、综合素质面试

  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考生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是否能较好地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研复试成绩计算

  各个高校考研复试成绩计算方法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方法如下: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90%-笔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10%

  三、复试材料准备

  1.基础材料

  ①初试准考证

  ②身份证: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注意身份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③学生证:学生证原件与复印件注意学生证是否每学期盖章完成

  ④ 成绩单:本科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的本科成绩单

  ⑤政治审核表:报考院校会做具体要求

  ⑥证件照:确认好要求的背景颜色、尺子

  2.加分材料

  可提前准备好证明自己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各种技能证书

  ①个人简历

  ②各种证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计算机、专业相关证书...;

  ③获奖证明:在校期间各种参赛活动获奖以及学业奖学金证明材料

  ④正式发表的论文:注明第一作者等信息

  ⑤个人作品集:如各类特长作品展示

  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是应届考生要准备的材料,往届考生除上述材料之外还需准备如下材料

  ①毕业证学位证提前把毕业证学位证打印好,并把原件放在身边,建议在手机里记好毕业证和学位证的编号

  ②政治审核表往届考生的政审表有可能需要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者人才交流中心填写并盖章,建议提前联络好

  ③工作成果或经历介绍作为加分项,可以简单准备好工作成果或工作经历展示

  四、考研复试的注意事项

  自我介绍,第一印象很重要

  复试的第一关,往往是自我介绍。这短短几分钟,却是你给老师留下第一印象的关键时刻。提前准备好一份简洁明了、亮点突出的自我介绍至关重要。你可以从自己的学术背景、研究兴趣、未来规划等方面入手,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的与众不同。别忘了,真诚和自信是最好的妆容,用你的眼神和语气去感染每一位听众。

  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理由要充分

  接下来,老师通常会问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你不仅要对学校和专业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还要能说出自己选择的真实原因。可以从学校的知名度、专业实力、师资力量、研究方向等多个角度入手,但切记要客观真实,别夸大其词。毕竟,老师们都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你的真诚与否。

  专业知识,展现你的深度与广度

  除了基本问题外,老师还会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不会太难,但考察的是你的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复试前,你一定要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梳理,确保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地回答各种问题。同时,也要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展现出你的学术敏锐度和探索精神。

  面试小贴士,细节决定成败

  面试时,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仪态。穿着得体,举止大方,让老师感受到你的专业素养和自信。回答问题时,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展现出你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倾听老师的问题和意见,展现出你的尊重和谦逊。

  心态调整,保持平和与自信

  最后,心态也是决定复试成败的关键因素。无论你是等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掉以轻心。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和准备,你一定能够在这场战役中脱颖而出。

  披星戴月追过的路 终会繁花遍地,预祝大家考试顺利!一战上岸!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研究生信息,包括研究生历年分数线、历年真题、考研大纲、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等,或者想要了解考研初试培训、复试培训、调剂指导等,可以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也可以直接联系在线老师进行咨询。

新东方考研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