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绵阳大学考试>正文

2025年考研数学命题趋势与特点分析

2025-01-17 14:02

来源:

作者:

  25考研初试已结束,很多同学也已经开始备战26考研啦。

  新东方考研网在这里为大家梳理了2025年考研数学试卷整体描述、命题趋势与特点、考研备考策略及建议,需要的同学们可以来看看!

  一、试卷整体评述

  高等数学主要知识点依旧是三大类,基础计算、基础定义和基础应用。定义类依旧涉及了函数的可导性、定积分的定义等等。计算类包括各式各样的计算,比如偏导数计算、微分方程计算、变限积分求导计算、反常积分计算、定积分计算、二重积分计算等等。应用类包括极值点拐点判断、做功计算的物理运用、二元函数极值判定等。

  线性代数的考察比较基础,包括初等行变换、特征值性质、方程组公共解和同解、抽象的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大题考的相当基础,涉及知识点为合同和正交变换,而且矩阵与2010年出的基本一模一样。

  数学(一)数学(三)概率论的考察均涉及到了生僻考点,比如:泊松定理、经验分布函数等,同时对常规知识点的考察也考出了新意和综合性,比如解答题第22题,除此之外,其他题目的考察倒是很基础的常规题。

  二、命题趋势与特点

  2025的试题整体呈现以下五个特点,结合下文的具体分析,考生也可有针对性地进行2026考研数学的复习。

  1.基础性强,多记忆基础公式

  2025的考研数学题目整体的难度适中,但计算量很大,除了数一并未出现偏、难、怪的考题,而且整体考试题目更加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与考试大纲对考研数学的定位一致。很多基础计算题型在考察中都有所体现。

  2.计算能力要求提升

  今年计算能力要求继续提升,而且巧妙的避开了很多公式背诵,比如华里士公式,因此要求大家掌握最基础的凑微分和三角积分倍角公式等计算逻辑,一些题目需要老老实实进行计算,而且数字比较不好算,需要耐心运算。

  3.应用问题

  考研数学中的试题基本上都会有一些应用题,而今年数二的物理应用考了一个引力问题,并且还涉及到了力的分解问题,这个题型有相当久没有出现在考试中,因此需要注意应用问题,尤其是高等数学微积分类的物理问题。

  4.综合能力考查深入且灵活

  考研数学中的试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一道题目少则2-3个知识点,多则6-8个知识点,都要求考生对题目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才能够准确解题。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学会单个的知识点,更要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密切联系。与此同时在综合性考查的过程中,题目也更加灵活多变。比如在2025年数三第9题,既考察了泊松定理的内容,又考察对随机事件本身的理解,体现了题目的灵活性。又如2025年数三的最后一道概率的大题,综合考察了一维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的计算,期望计算,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5.考纲内超低频考点

  在2025年数一、数三的考题中对低频考点也有考察,如泊松定理,样本经验分布函数,这就提醒26考研的考生,在备考时,针对考试大纲内的所有考点,包括一些相对低频的考点也需要引起重视。

  三、备考策略与建议

  1.深入理解概念:

  特别是对于概率论中独立性的概念,要确保没有薄弱点,因为这对整体解题思路有很大的影响。

  2.扩大学习范围:

  针对396经济类数学的新大纲,需要加强对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学习,包括但不限于链式法则、隐函数求导等内容。

  3.强化练习选填题:

  鉴于选填题的重要性增加,应该特别注意这部分的训练,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4.多做应用题:

  为了适应考试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情境,应加强应用题的练习,培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能力。

  5.保持原有复习策略:

  对于没有发生变化的部分,如数学二,可以继续沿用原来的复习计划,但也要关注其他科目的变动,适时调整复习重点。

  以上是2025年考研数学考情分析以及备考策略与建议。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研究生信息,包括研究生历年分数线、历年真题、考研大纲、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等,或者想要了解考研培训课程,可以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也可以直接联系在线老师进行咨询。

  成都新东方考研培训班,有考研集训营、考研无忧班、在职考研班、1对1定制等多种考研班型课程可选。

  现在报名还可以获取免费考研备考规划,欢迎各位同学们随时咨询噢~

新东方考研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