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考指南
2024-10-31 15:11
来源:
作者:
新疆农业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学校前身为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农林经济管理),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兽医),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报名条件、报名时间等具体相关信息,请关注新疆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https://yjsc.xjau.edu.cn/2024/1009/c2153a103315/page.htm
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自治区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新疆农业大学直属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主要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政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理论宣讲、学生政治理论素质培养和指导等职能。
学院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农大红色基因,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思政类专门人才。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校级重点学科。
2021年学院获评自治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建有2个全国样板党支部,1个自治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学校样板党支部。学院先后荣获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党建标杆学院、第二届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奖“十佳集体”等荣誉称号。
新疆农业大学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光荣传统。自建校伊始的政教组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研究工作,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教风优良、业务精湛、爱岗奉献、精诚团结、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队伍。学院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2人;现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在读博士9人,博士后2人,大多毕业(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拥有自治区教学师2人、自治区思政课骨干教师2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5人。自治区师工作室3个,校级“2612”教学创新团队1个。
突出区域与行业特点,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边疆多民族地区的运用与实践,以及面向“三农”主战场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次人才培养等重大主题持续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基层治理、农村基层党建、党的治疆方略、多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等领域优势和特色突出,并形成了基于理论宣讲与培训、课题申报与论文发表、社会实践与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思路,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54项。近年来,在《求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民族报》《人民论坛》《青海社会科学》《新疆社会科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出版专著、教材7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成绩斐然
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教育理念,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0项。立项自治区一流课程3门,自治区研究生精品课1门,校级一流课程2门,立项自治区师工作室3项。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展示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8项,获评校级十佳教学能手4人。各级各类教学竞赛累计获奖52人次。立项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择优推广项目”1项,自治区级教研教改项目7项,校级教研教改项目62项。
学院建有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1个,思政课融媒体体验中心1个,“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智慧中心1个,校级研究中心(新疆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心、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个。建成国家一流公开视频课1门、自治区一流课程3门,自治区研究生精品课1门,参与建设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新疆高校辅导员研修中心)”。建有自治区思政课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思政课师工作室建设项目2个。学校每年投入80万元作为师生疆内外实践研修经费。学校得到浙江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9所知名高校的对口援助,与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支持共建机制,与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交流机制,为研究生内地访学交流提供平台支持。
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组建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导师队伍、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确保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规范有序。建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历、年龄、职称分布较为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导师总数达到15人,加强导师培训,落实导师责任。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编制《马克思主义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认定实施细则》《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学位申请与授予工作细则》《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细则》等规章制度,为我院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证。
有序开展研究生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严格按照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课,开设18门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程,规范教学管理,定期组织教学检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能力培养,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入学报到、新生教育、新生见面会、看望慰问、奖助学金评审、学术会议、社会调查、校园文化活动等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不断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学术自信、提升研究能力。
一年来,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论坛、研讨会11场,共计72人次,其中5名同学做会议交流发言,9名同学论文获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4项)。
为学生搭建良好平台。积极选送优秀研究生赴对口援疆高校访学,目前有4名同学在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访学。
初试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3年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023年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
复试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023年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
加试参考书目: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招生咨询: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联系人:王老师、杨老师
联系电话:0991-8763730、8763734
邮箱:xndmyyjszs@163.com
QQ群:921882834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农大东路311号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欢迎关注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公众号: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https://marxism.xjau.edu.cn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