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孩子的脾气,帮助他发展健全人格
2018-05-17 15:48 集团总公司 于晓雯老师
大多数父母习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判断自己为人父母的能力。
当孩子显得愉快、听话、可爱、有礼貌时,我们就为自己和孩子自豪;当孩子情绪低落、不讲道理时,我们更愿意责备自己或抱怨孩子,就好像孩子是“不好”的,因此自己也是“不好”的,自己是个失败的父母。
所以最考验爸爸妈妈的事情之一,就是面对一个失去理智而大发脾气的孩子。
不知道哪件小事,就会触动孩子身上的开关,刚才还特别平和快乐的小孩儿,突然就变成了一个把全世界都拒之门外的“小恶魔”。
小螃蟹曾经被各种小事触动了这个开关。
比如在高铁上,我们一起吃樱桃,他本来想留着樱桃核回家种着玩,结果樱桃核被爸爸扔到了垃圾桶里。虽然还可以再吃掉更多的樱桃、得到更多的樱桃核,但他就要为那些再也拿不回的樱桃核哭泣。
比如小螃蟹在海边堆沙山,他用小手很努力地抓起沙子,堆起了一座高高的沙山。但是这座沙山被不断涌上案的海浪冲击,不一会儿就要塌掉。但是小螃蟹就是一动不动地蹲在那儿,不停地修复那座沙山,不知疲倦。中午时间到了,我也没办法拉他去吃饭,好不容易跟我离开了,刚走了两步,他就开始哭了,边哭边回头看他的沙山,他担心他的沙山被海浪毁掉,哭得特别伤心。
还有坐电梯,我在按下按钮的同时,他说他要按。但是我已经按了按钮,他就变得特别生气,气完了还觉得特别伤心,一边说“我要按”,一边哭。不管你怎样解释“妈妈按的时候你才说呀” “下次让你按好不好”,都不管用,他像个复读机一样,不停地说“我要按”,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这时候的我们,刚开始时还能耐心地安慰孩子,但如果孩子一直持续苦恼的情绪,可能没过多久我们就容易感受到烦躁和挫败的情绪。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孩子那经久不息的哭闹,好像在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是个失败的父母。
于是我们开始很想要平息孩子的情绪,我们习惯对孩子说一些讲道理的劝告,“我刚才真的没有看见呀” “今天时间不行了,下次我们再……”,或者干脆动用父母权威,强势地说,“你怎么回事!都跟你说了好多遍了,你怎么还……”“这有什么好哭的!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潜台词是,你最好别哭闹了,我的情绪要失控了。
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的Patty Wipfler在《倾听孩子》里写,当孩子显得“不正常”时,比如情绪低落、大哭大闹、好发脾气、不可理喻时,这些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如果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有些父母会质疑,倾听孩子是否有纵容和宠坏孩子之嫌。尤其是孩子因为做错事而大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耐心关注孩子,会不会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哭闹时,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支持和帮助,并非让我们认同他们的错误观念或者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
而有时父母在情急中,常常会同意他们的某个物质要求,以便让孩子安静下来。比如,父母可能会用买个冰激凌或者玩具的办法,让孩子停止哭闹。当孩子意识到我们的弱点,意识到自己精神和感情上的需求难以得到关注时,他们就会以不断提出物质需求的方式来获取我们的关注,直到我们发现孩子被“宠坏了”。
所以,倾听孩子绝不意味着纵容孩子。孩子被宠坏的原因,多半在于我们只顾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这比较容易做到),而忽视了或顾不上满足孩子对于精神或感情上的关怀的需求。
Patty Wipfler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通过呼唤父母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有的时候还会通过这种方式重复自己受到伤害时的恐惧),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关注和倾听,孩子会重建安全和信心并乐于与人合作。
儿童期的孩子对于与父母的感情纽带有很强的依赖,这些感情纽带能给孩子以力量,有足够的安全感去学习和人交往,并增强自信心,对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从容无畏地面对新挑战,能逐渐增强自己的识别能力,善于解决问题。
如何倾听呢?
第一,理解孩子的脾气。
孩子天生是可爱的,他们容易与人相处和合作,有很强的求知欲。但他们良好的天性会被不良情绪掩盖,受伤害的感觉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变得可恶、可怕或僵化。当父母可以在他身边倾听烦恼时,他将会从受害者的感觉中解脱出来。孩子发脾气只表明他需要倾听,并不意味着父母的严重失败,或事情有什么不对头,或孩子有什么问题(当然,如果孩子在类似的情况下重复发脾气,也许说明你的某些行为有可能是不下恰当的)。
当一个孩子感到安全时,他才会开始发脾气。当孩子把愤怒的矛头指向父母时,他们是在激我们去了解他们。对于他们来说,此时此刻的父母是对他最少威胁、最亲近的人。如果他们已经不相信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会躲得远远的,不会激烈地与你斗争。这个愤怒的孩子正是以正话反说的方式称赞你,在给你的奖牌上刻着“此人不可怕,可以对他发火”。
第二,评估一下自己的情绪,此刻你是否头脑冷静,能够倾听。
孩子不会挑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脾气。当孩子处于发脾气的状态时,你最好先观察一下自己的耐心和注意力。你是否有时间?是否能不因孩子的情绪而变得烦躁不安?
当我们怒火中烧时,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去接近孩子。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时,要避免让自己的情绪伤害他人。如果你感觉受到攻击或被激怒了,你的注意力就会在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这时你无法帮他。
如果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随时调整或终止进程。你可以跟孩子说“现在我帮不了你。我不想对你发脾气。等我平静下来我会再回来。”如果你的怒气开始得太快,你也可以站起来就走。等你到别的地方发泄过怒气之后再对孩子做解释。
第三,给孩子以温暖与亲情,不要勉强孩子接受,但要不断给予。
发脾气的孩子需要探明他不会失去你的关怀。所以当孩子还不想向你显露掩盖在愤怒下的创伤时,他会用攻击性的语言和动作将你推开。“我再也不理你了!我恨你!我说什么你都不听!我永远不会原谅你!我希望你们都死掉!”
不管孩子怎么说,保持情绪平和,并坚持留在他身边。
第四,向孩子解释你为什么要留在他身边。
孩子可能试图避开你,要独自呆着。如果孩子命令你走开,你可以说“好吧,我后退几步,可我真的想过去陪着你”。
你需要对孩子解释为什么在他要求你走开之后,你仍然想留下来。你的解释应该尽可能的简单,但在孩子平静下来之前,他无法理解父母的解释。愤怒中的孩子是听不进任何道理的。
如果你不走,他只是觉得你很讨厌。但如果你真的走开了,他会觉得你并不真的关心他。你不走是因为你爱他,你要和他一起度过他艰难的时刻。重要的是,你要告诉孩子,你正在尽你所能地接纳他、爱他。
第五,如果孩子对你拳打脚踢、打坏有价值的物品或伤害他人。
孩子会把你当作上次遇到的那个威胁来对待,这能帮他处理那些深藏的以为自己是受害者和不被人爱的感觉。所以在他攻击你的时候,你的关怀能够让他打开泪水的闸门,在情感上把你重新带到他身边。
但不要让孩子毁坏你或他人的物品,要阻止他伤害他人,因为孩子会在事后感到内疚。你只能在不伤害或不动手打孩子的前提下,及时阻止孩子的破坏行为。允许他表达情绪,允许他用力挣扎,但要动作和情绪平和的阻止他的破坏行为(你只需要拦住他或抱住他即可)。
第六,要克制自己说教、斥责孩子的欲望。
与愤怒中的孩子是无法讲道理的。试图表明你是“对”的,孩子是“错”的,只能使孩子认为没有谁真正在意他。
如果是因为你的合理要求引起孩子的愤怒(比如动画片只能看一集,或骑车时必须戴头盔),那此时就不要长篇大论的讲道理。只需要简单地坚持你的要求,关注他,陪伴他,留在他身边,允许他发泄脾气。如果你能保持亲切温和的态度,孩子最后会发抖、哭泣,然后平静下来,并记住你的爱。
当他开始与你沟通时,表明他的判断力已经恢复,他可以理智地跟你讨论问题了。
第七,每次的错误都是学习的机会。
每个错误都是学习的机会。所以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这次的问题中学习和领悟到了什么,而不是借此向孩子树立家长的权威。所以不要对孩子说“我早跟你说过”“下次记住了吧”,这会让孩子感受到指责和惩罚。
在错误中经常受到指责的孩子,在下次的错误中,会害怕承认和面对问题,而更容易选择逃避惩罚。在错误中感受到接纳的孩子,会更勇敢地面对错误、承担责任,并积极地从每次错误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小的孩子只要在他需要时就会发脾气。有父母倾听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不容易因受挫折而信心崩溃。在儿童时期他们已经得益于宣泄,从中增强了自己的韧性和自信心。
运用倾听的办法,你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增长应付重要挑战的能力。他遇到困难仍会坚持学习,面对不合理的事物,他会维持自己的正直。与严格的循规蹈矩相比,以上的品质会使他更成功地接受人生的挑战。消除了紧张情绪,他经常能够与人愉快地相处。烦躁时他能倾听,他也就会设身处地的同情他人,因为你正是这样对待他的。
本期精彩推荐:
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0 新东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