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彼得潘》:在成人的世界里,愿童话永生
2019-03-07 09:44 新东方青岛学校 朱传峰老师
刚开始读《彼得潘》其实并不喜欢这个淘气任性,甚至有些自私的小家伙,但是读到最后却越来越喜欢他,以至于我读完之后又读了一遍。我沉湎于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永无岛生活,沉湎于与铁钩海盗胡克的斗智斗勇,沉湎于文迪和彼得潘懵懂纯真又充满孩子气的感情里不能自拔。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永无岛,在这里有着孩子所期盼的一切,奇幻的冒险、优美的景色、千奇百怪的生物、缤纷的色彩,在这里生活的孩子不需要接受成人世界的一切束缚。而彼得潘就是生活在这个岛屿上的孩子,永无岛的国王。
其实无论承认与否,彼得潘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他代表着调皮、贪婪、勇往无前、博爱、健忘、善良、公平、以及脆弱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特征,是还未曾长大,未曾被成年人的世界所影响的表现。彼得潘调皮活泼,他在外面漫无边际的天空飞翔,他淘气的吹灭夜空中的星星,他骑在泻湖人鱼的尾巴上玩耍;同时他也拥有孩子天真的正义感和英勇无畏,他在危险时刻把生的机会毫不犹豫的让给文迪,他带领着孩子们与海盗搏斗勇敢地面对死亡;当然他还有孩子的天真和脆弱,他会珍爱永无鸟的鸟蛋,他没心没肺,很快就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东西,他渴望文迪留在身边却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彼得潘的每一个行为都映射着我们自己心里的那个小孩子,虽然可能你好久都没有注意过他,但他却一直都在。
彼得潘为什么会在永无岛生活,彼得潘为什么会永远长不大,书中其实已经给出答案。“因为我听见父母讨论我长大之后能做个什么样的人。”“我从来也没想长成大人,我要永远当小孩,永远玩下去,所以我才逃到肯辛顿公园,在那里和仙人们住了好久好久。”
逃离之后的彼得潘也尝试回去过,但是他发现他的床上躺着另一个孩子,所以他觉得他的妈妈已经放弃了不愿意长大的他,可是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长不大的彼得潘看起来是天真烂漫的,但是其实他很脆弱,为了使自己受过的伤能够尽快的愈合,他选择了遗忘,不断地遗忘,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只要尽快忘掉自己身边的一切,即使当下受伤,但也仅仅是当下而已,他也因此可以依然没心没肺地活着。
我们喜欢彼得潘甚至羡慕彼得潘,我想正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这种不断没心没肺遗忘的能力。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阵痛,这种阵痛正是来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伤害,我们在伤害当中不断长大,也渐渐地不再完全相信过去的一些美好,尽管在我们面对伤害的同时,也在享受着身边人提供的爱。但是爱的催化作用在很多时候是不及伤害的,因此我们对伤害的反应会大得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在这个永无岛以外的世界当中,我们用美好抵御丑恶,用爱抗争伤害,但无论如何对抗,我们的心还是失掉了它最初的模样,被外界的羁绊搅得面目全非。
彼得潘说:“第一个婴儿第一次发出笑声时,这笑声裂成了一千个碎片,碎片四处乱飞,仙人就是这么来的。每一个孩子说‘我不相信仙人。’就有一个仙人不知从哪里掉下来摔死了。”成年人的悲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不相信”,我们所经历过的伤害让我们把自己禁锢在所谓“理性”的牢笼里,我们习惯于用所谓的成熟抹杀掉原本无限的可能性。
回家后逐渐长大并结婚生子的文迪告诉她的女儿,“亲爱的,因为我长大了,人一旦长大就不会飞了,因为他们不再快活,不再天真,不再没心没肺的。只有那些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人才能飞行。”所以,面对纯洁的彼得潘的时候,我们才会像文迪一样羞愧的只想躲在暗影里面。
《彼得潘》和《小王子》一样,是一部适合成年人的童话,因为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仅能够为其中暖心的情节而治愈,为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折服,更能够通过书中的人物故事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缅怀自己的童年,重拾自己的纯真。
正如有些人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我觉得童话的内核也是悲剧,童话情节与现实生活的鲜明对比,使人们平时所经历的一切显得愈加荒诞,而我们又不得不在这样的荒诞中维持着生活下去。
1904年12月27日,在英国伦敦约克公爵剧场。詹姆斯·巴里的童话剧《肯辛顿公园的彼得潘》首映。
当小仙女叮叮铃为了救彼得潘吞下了胡克船长的毒药时,伤心的彼得潘对着观众大声喊道:“你们相信童话吗?如果相信,请鼓掌。”
在经过了漫长如一生的沉默后,伦敦约克公爵剧场爆发出了如雷的掌声。于是,小仙女复活了。于是,童话诞生了。在成人的世界里,愿童话永生。
本期精彩推荐:
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0 新东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