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的错觉》:记的越多越聪明吗?
2019-03-21 18:22 新东方重庆学校 邓校老师
问:什么人历史学的最好?
答:古人,越古越好。
现在这点感触更深了,即使在学校学了这么多年,去书店逛逛,仍是一堆的不明白,却不知书该怎么选。古人惜字如金,到现在已然信息泛滥。学的时候似乎什么都有用,学完才发现用的少,忘得倒是很多。对知识的误解,让我一度在复杂的现实前茫然失措。
可细细想想,我们每天浏览大量信息,忙着记忆、收藏,可知识在使用之前,是存在手机里,还是记在脑中,这有什么区别呢?
只要在我们需要时,能够找到就行。相比记住知识,获取知识的权限才是我们需要的。这种想法令我惊喜,也让我质疑如今十六年的准备性教育方式是否合适?毕竟花这么多年学英语,到最后用到的人寥寥无几,只用一句“它以后会有用的”来解释,未免对付出的时间太不尊重。
为了考试,我们似乎没法选择。但考试结束,学习习惯仍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为了说明人们对知识的错误看法,两位作者专门写了一本《知识的错觉》来说明这个问题。我很喜欢这本书,也希望能将这本书的观点介绍给大家。
概括的重点像名言一样让人为之惊喜,可细致的推理却能让人从心底信服,所以我打算啰嗦一点。
1.我们知道什么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两个问题: 一是我们知道的是否和感觉的一样多?二是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为了说明第一个问题,我们拿熟悉的抽水马桶做例子。这是个伟大的发明,那么你知道它的原理吗?大多数人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我只需要知道马桶怎么用就好了,原理对我又没用。”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么换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五险一金”制度,能说说具体是什么吗?很多时候我们的实际认知与自认为认知存在差距,认知学家设计了补全自行车示意图试验来证实这点。
向实验者展示的残缺图 受试者补充的图选
对结果有没有很惊讶?试验对象可是当时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对于平日里司空见惯的物品,甚至每次使用都觉得其原理显而易见的东西,我们的理解竟如此粗浅。
了解完我们的认识偏差之后,我们再跟着认知科学先驱兰道尔,一起来看看我们记忆的知识量有多少。
早期人们认为,人脑与计算机类似。思维被当作一种在人们脑中运行的程序。在此背景下,兰道尔用计算机内存相同的衡量标准来衡量人类的记忆容量。他尝试了多种方法测定人脑知识库容量,结果大多指向一个答案:1GB。这是一个平均年龄70的人一生记忆知识的总量。
惊奇吗?如果你做过小抄(我承认做过)就知道,一个科目整学期的重点就几十KB。
下面图中的文字就只有2.51KB,1GB=1048576KB,约为三十五万份类似文件。
如果要把人体比喻成计算机,看看我们发达的感官信息接口,就知道我们的大脑不是记忆体,而是一个高效的处理器,为解决问题而存在。一味强调记忆的重要性,不过是大脑的游戏。除了闭卷考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需要的是搜集知识的能力,整个外界都是我们记忆的媒介。
另一方面让我们看看现实的复杂性。
论证世界的复杂性有两种方式:一种称为组合激增。想要全部了解,势必了解更多,而且每一项待解之事的组合将很快使你不堪重负,于是,系统崩溃。另一种则是混沌理论。一开始没来由的小小异动引发的后果如瀑布般倾泻而出,回首一切,恍然间有种命中注定之感。简单点就是“蝴蝶效应”。
忽视现实的复杂性,有助于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比起花一年时间研究自行车的运行原理,我们更倾向于学会使用,然后借助它省下走路时间。这帮助我们在前人的路上更进一步,但也造成了我们认知错觉,让我们盲目自信,忘了还有自己不知道的那部分复杂世界。以至于盲目预测,还坚定不移。
2.我们为什么思考
想想经常动脑的场景,考试、挑东西、工作,我们无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做出有效的行动,包括我现在在电脑前写这篇文章。
如果你也赞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那么应该认同行为产生于思维之前,之后为什么会发展出复杂的大脑呢?看看马蹄蟹的例子:马蹄蟹单靠视觉系统来寻找雌蟹黝黑的甲壳来完成交配目标,可遇到无聊的人类,它们就很容易被类似的水泥套管欺骗,与之交配。如果这种水泥套管足够多,那么能识别出来的马蹄蟹才有机会留下后代。
大脑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其运作目的就是为了逐渐摆脱外界环境的影响。智慧生物比其他竞争者更有机会生存下来,就是因为他们更善于采取那些能在短期和长期内受益的行动。
我们人类能从表象中提取出极其细微而复杂的差异,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避免被像人一样无聊的生物所欺骗。而欺骗,是社会的共性,就像动物的伪装,这是捷径。
拿面部识别能力来说,纵使全球几十亿人,我们也很少遇到认错人的尴尬。唯有基因的杰作——同卵双胞胎,会让大多数人犯迷糊。可对于熟悉的人,还是能够分辨。
我们渴求答案,同时又是设计骗局的高手。获取资源的一种方式是创造,另一种则是通过他人。
直到有一天,我们累了:“ 我不想再动脑了,你也不要再动脑骗我了好不好? 这是不道德的! 再不行,我们只能制定成法律了。”
可法律的无力,体现在现实世界中欺骗的无处不在,这也意味着其实道德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是高于法律的存在。
从与我们不着边际的动物,推出了这个思考的目的,为采取那些能在短期和长期内受益的有效行动。借此,我们再来看看跟我们相关的问题。
考试,我们一点都不会陌生。为了通过考试,除了动点小脑筋,防止出题人的陷阱,大多需要我们记住很多重点,而这造成了我们对记忆力的崇拜。脑子转的快的孩子,我们会说他机灵。脑子记得多会做题的孩子,我们才叫他聪明。这两个词已有足够的说服力。
可储存细节本不是我们擅长的,但这不是缺陷。通常,为了有效行动,全局概貌才是我们需要的,细节往往适得其反。
3.我们如何思考
行动产生于思维之前,而思考的目的是在给定情景下选择最有效的行动。那大脑通过怎样的方式达到这个目呢?
同样我们先分析相对简单的行为,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通过狗分泌唾液实验得出结论:动物能够通过学习对任意刺激建立联系。这意味着任何事件都有可能导致你特定的行为。
他的条件反射理论作为行为学基石,统领了心理学界半个世纪之久。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心理学家约翰·加西亚对条件反射的任意性提出质疑。
他用老鼠做实验:先将其置于噪声、闪光或有甜味的饮水三种情景中的一个。随后,它们又受到电击或经历胃痛(通过饮用水中添加化合物)。老鼠很容易习得噪声、闪光与电击之间的联系,并把甜水和胃痛联系在一起,但它们无法建立其他联系。这意味着条件与行为之间并非随意的,而存在内在联系,也就是我们认为的因果关系。
我们很容易把因果关系理解为原因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但哲学家休谟指出,因与果之间只是存在某种联系,在一定条件下,一件事往往伴随着另一件事出现,我们根据以往经验理解为因果关系。这或许有点绕,但没有疑问的是我们的思考逻辑就是因果关系的推理。
我们经常会想某些选择会引起什么后果,在遇到不解的事时也喜欢问为什么。但人慢慢长大,就不怎么喜欢发问了,似乎这样很傻。
这里存在两种思维方式:由因导果和由果推因,表面看似乎没什么区别。由因导果时,我们会忽视其他潜在因素,简化问题。由果推因时,我们会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得到真正的知识。
简单的说,由因导果的预测与半仙算命无异,而由果推因的思维方式则产生了现代科学。关于动物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它们对因果关系反应敏锐,但还未发现一种动物表现出由果推因的诊断式推理能力。
其中只有一种动物表现相对抢眼,你能猜到吗?对,就是我们熟悉的乌鸦。它在借助投递石子喝水时,不仅能判断管子的孔径与石头是否匹配,还能选择实心的石头,而非空心的假石头。
尽管我们并不擅长这种诊断式推理,但或许正是这种能力让我们得以成为人类。另一方面,因为因果关系往往从实践经验中总结获得,我们对故事情有独钟。故事不仅建构了我们从个体自我到集体成员的身份认同,也被用于在人群中传播因果信息和教训,同时还被用于分享经验,组建集体式的共同记忆,并表明和宣扬一种态度。
当一个共同体认同一段特定的故事时,他们也在接受故事暗含的立场。这也是历史编写总被操纵的原因。
4.我们的认知为何会出错
直观的感受最具说服力,我们先来看一个小问题:
下图中有两枚大小相同的硬币,如果上方的硬币沿着下方硬币的边缘滚动,假设其滚到下方硬币的正下方,硬币上的箭头会指向那个方向?
指向下方。大多人觉得是这样,但事实上是指向上方的,你不妨拿硬币验证一下。
对于题目,答案对错的意义不大,我们一起来看看思考过程。
解决问题的常见思路:在脑中想象出硬币滚动的过程,刚开始很简单,我们似乎能看到硬币滚动的画面。可还没过三分之一,后面的过程就全靠猜了。最后干脆简单点,不是滚了一半吗,转了180°自然是朝下的。我们高估了自己对完整过程的模拟能力,最后只好缴械投降。
现在,我们换一种思路,直接思考转了半圈后的结果,看看有什么部分是我们能够确定的。
既然是滚动,硬币大小一致,那么转到下方意味着转了半圈,据此我们应该很容易知道它们的接触的点变成了字母 E 所在位置,再把其他部分补充,箭头朝上也就没有疑问了。
对完整过程的模拟,意味着我们需要同时兼顾各个方面,大脑处理不过来,就很容易根据直觉草草得出结论。但只去考虑结果,思考那些自己能肯定的一两个元素,就很容易得出其在结果中的状态,然后再根据确定的关系,补出结果的完整版,往往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时再去反推过程,也变得相对容易了。
这种思路表明未来部分是可以预测的。就像扔出去的球,你可以肯定它会往下掉,因为重力在结果发生这整个过程一直存在。同样我们的社会也存在恒定不变的发展规律,因为社会的基础组成一直是人。
思考的目的是在当前给定情境下选出最有效的行动,而这正要求我们能洞悉、识别那些深藏和贯穿在不同情势之中的恒量。这是科学的全部意义。
直觉错误就是尝试用经验去预测过程,用过程得到未来。世界是瞬息万变的,只有部分结果可以肯定,因为它是自然的规律,时间造就了它,也只有时间能改变它。而过程则随着外界的变化随时改变,同样的过程再也得不到同样的结果。
我们能做的只是清楚未来想要的结果,分析现在做的对你想要的结果是否有利,还差多少,差哪些方面。如果听信谎言,做着与你目标不符合的事,然后再静待变化把自己推到结果上。那么等来等去,你损耗了时间,却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现实很复杂,而我们每个人所能了解的又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做出有效的行动,因为整个外界和我们一起是一个知识共同体。为了考试,注重细节使我们崇拜记忆力,一个人与上千人竞争。但出了学堂,如何团结他人,学会取众人之长,在更高的维度做出成绩才是真正的能力。
不要试图去描绘过程,抛开细节寻找到内在恒定不变的规律,才能帮我们找到想要的结果。理想化结果,再依据结果理想化过程,这是做成一件事我所深信的最好办法。
本期精彩推荐:
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0 新东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