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舟记》: 世间诸事,只不过"热情"二字

2019-08-22 13:13 新东方厦门学校 吴可凡老师

早安新东方 第448期


花了接近一周的时间,在上下班的路上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日本小说家三浦紫苑的这本《编舟记》。推荐给我的Z君说,《编舟记》是一本好书,它讲了一群人用整个生命去做一件事的故事。


始终记得,在公交车上读完结尾的十几页时,自认为波澜不惊的我也情不自禁的湿了眼眶,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的迷惘和苦涩,这本薄薄的小书用极为平淡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简单到没有任何悬念的故事,但它能够带给我们的思考却远超于此。


三浦紫苑是日系现代小说家“匠人”风格的代表,她的小说大多描写了与正统格格不入、从事冷门职业的主角在面临偶然的机会和工作时的适应、成长、发掘内心的故事。《编舟记》作为她的早期代表作,用简练明快的笔触讲述了一群辞典编著者的故事。


简单的说,作者在小说中投射出了一种最为理想的人际关系:一群个性迥异的词典编著者为共同的事业奋斗,随着编书的进行,他们渐渐发现了超越日常的意义,寻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与认同,治愈了自身的摇摆与迷茫,并最终完成了既定的编著目标。


在整部小说中,作者通过专业角度的考据,借群像之口,详细解释了编著辞典所必需的收集、整理、撰写、统稿、校对、装帧等枯燥的案头工作,毫无疑问,这需要极端的耐心和韧性。全情投入产生的忘我感让人迷醉,这群编著者耗费十五年编纂完成“大渡海”,资金紧张也不肯放弃,就为了制造一条泅泳于词汇之海的小舟,收录每个新词,并为它们找到最恰当的位置。


《编舟记》没有夸大征途的艰辛,也不描绘山那边的美景。不望山跑马,就不会望而止步;不望梅止渴,就不会失望反悔。编撰词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枯燥事业。究其本源,人类常用词汇不过堪堪三四千个,但一本大部头的词典记录往往包含了数以万计的词条,保留不同的生活在语言中的结晶,能够复活每一个词语的使用情景,激活那一段独特的神经末梢。


《编舟记》是一个美妙的标题,编舟渡海,既是事业本身的写照,也折射出了为之痴迷、献身的热情,就如同用语言系统内的元素解释另一种,没有始终,不会终结。挽留一个词,就是扩展我们感知和诠释的能力,也即扩展我们的生活。所以,它所讲的,不仅仅是一个编撰词典的匠心故事,而是说:做一件事,需要的是热情,编舟渡海,慎终如始,其他的,就交给时间本身吧。


回归到我们的生活里,是不是总会存在着某些事物或者人,能够让你心甘情愿的倾注所有的精力,不论最后事情的发展是否如愿,甚至在身边人的不理解和反对中,你仍旧保持初心、义无反顾?



遗憾的是,当今社会的大多数人,对于这样的问题都持犹豫的否定态度。的确,作为如今的现实主义效率社会中的单独个体,每个人都背上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但这并不与从属于我们本心的个体特征相互矛盾--我们所面临的现状,只要以合理的心态面对,便不会成为结果。


道理很简单:世间诸事,只不过“热情”二字。


就像东野圭吾的《祈祷落幕时》里父亲对女儿说“为了幸福地活,要找到一件无论如何也想做的事”。人生的意义从来就是主观的、不特定的,但是如果没有一样能够激起我们热情的东西,生命就会显得过于虚无。


由此看来,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需要有一种能寄托自己情怀的东西,在剩余的时光中倾注所有热情,让其独特的意义成为自己人生中不可分离的部分。不同于宗教意义上的信仰,“热情”的概念更像是一种处事的眼光,包含了我们面对未知世界的一切立场和勇气。


哲学家勃兰特·罗素说过:“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热情是如此地有诱惑力,而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与生俱来的热情更美好、更沉重的了。人们自身的选择造就了下一刻的自己,也赋予了作为对象的现实世界的意义。


所幸的是还有机会,可以用很长的时间来做很好的事。《编舟记》中所说“历经岁月仍不屈不挠的精神终将带来真正的希望。” 勇敢的人们自当怀着热情来承担起这“生命之轻”。尽管他们的一切总是悬而未决的,但是,“在你的面前,永远有一个未来”。


本期精彩推荐:


>>开挂的人生从停止抱怨开始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我要投稿

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0 新东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