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闲话丨曼德勒应有的诗意与悠闲

俞敏洪

2020-01-02 13:23

  曼德勒

  离开蒲甘,我们沿着很窄的乡间公路,一路向东南方向的曼德勒前行。真正旅行的路线,一般都是先到曼德勒,游览完曼德勒之后,再坐江轮,沿着伊洛瓦底江顺流而下,一路目极两岸无限风光,把酒临风千里江陵,说不定还有船夫号子渔娘相和,那是一种充满诗意和悠闲的行程。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只能开着越野车,在无趣的乡间公路上颠簸。幸好只有三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我们在下午四点就到达了古城曼德勒,顺利入住了酒店。

  对于曼德勒这样一座城市来说,我们的足迹实在是太匆忙了,从到达曼德勒,到离开曼德勒,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真是匆匆的我来了,我匆匆的走,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曼德勒的兴起,主要是因为缅甸的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把这里定为都城。在被英国灭亡之前,王朝还算有活力,雄心壮志,东征西讨。从现在留下来的皇城范围看,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皇城护城河的边长就超过了三公里,也就意味着整个皇城的面积超过了九平方公里,至少在范围上,好像要比紫禁城还要大。城内的皇宫,在二战时期已经被战火焚毁,现在耸立在里面的皇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复制品。

  在成为都城之前,曼德勒实际上已经是很有名的佛教圣地。曼德勒的名字,也来自于边上的一座山,叫曼德勒山。先有山,后有城,城以山名。曼德勒山不高,只有236米,却是整个曼德勒市的最高点。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上各处都有建设得金碧辉煌的寺庙,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曼德勒山旁边是皇城,皇城西边是现在的主城区。老百姓的烟火生活,都集中在这一带。闾阎扑地,房屋鳞次栉比,虽然没有什么钟鸣鼎食之家,但市井生活充满活力。街道房屋一直延伸到伊洛瓦底江边上。大江从北部高原下来,到这里开始进入宽阔的平原,江流宛转,水平沙阔。从古代起,这里的码头就是南北东西物资的集散地。华人建设的金多堰(专题叙述),就在江边上,是古代云南人到这里来做生意的最初道场。

  这样的一座城市,适合慢慢品味,坐在车里呼啸而过,实在不是旅游的姿态。但我们确实没有时间,所以只能脚步匆匆。我们住的宾馆刚好就在护城河边上,晚上结束晚餐后,我建议到护城河边上去散步。护城河很宽,目测至少有100米宽,河的四周已经修建了宽阔的马路,也留下了宽阔的人行道让游人散步游览。据说这是这几年的成果,原来环境没有这么好。缅甸一直缺电,但曼德勒毕竟是缅甸第二大城市,所以居然还有一些霓虹灯。护城河那边的城墙下,也打上了景观灯。灯光中的古老城墙,和护城河的粼粼波光交相辉映,别有一番大气。

  我们本来想绕护城河一圈,后来才发现一圈要十几公里,最后连一条边都没有走完。在河边上的人很多,可以看出来大部分都是当地人,更多的是年轻人,晚上出来玩。这些年轻人身上有一种轻松感,也很平和,没有被生活所迫匆匆忙忙的感觉。我们也没有见到小流氓式的人物或者鬼鬼祟祟的小偷。有单人、有情侣、有群体,大家或者散步、或者临河而坐,或者看手机,或者在简单的体育设施上锻炼身体,也有小贩卖东西的,不急不慢不吆喝,一切都很祥和的感觉。

  第二天早上早餐后,我先去露天游泳池游泳了半小时。由于缅甸地处热带,常年温暖,所以游泳池水也很好。如果没有匆忙的行程,用一天的时间,游游泳,晒晒太阳,吃点美食,睡个午觉,再读半本闲书,在这古城的清闲中,该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吧。可惜我们还是要进行匆忙的旅程。整个上午要去皇宫、曼德勒山、情人桥,然后还要去中缅合作的大型项目—中缅油气管道总部参观学习。我是下午3点的航班,从曼德勒飞昆明,所以这一切都要在三点之前完成。

  我们先开车去了皇宫。进皇宫可以把车停在城墙外面走进去,也可以把车开进去,不过开车进去要另外付一笔钱。真正的皇宫在皇城里最中间的部位,从城墙走进去要差不多一点五公里。我们时间不够,只能开车进去。皇城里面现在已经没有居民,但有部队驻扎在里面,所以进入的城门口都有士兵把守。我们开车进城,经过了一些部队的营房和设施,还有战士在操场上练兵,到达了皇宫。皇宫表面上看上去还是挺壮观的,红色的缅甸式建筑,一不小心你会以为是一个大庙。实际上皇宫已经不是原物。

  原物二战被日本人炸毁了,现在的是复制品。就近一看,基本属于粗制滥造。原来的皇宫,都是精美的柚木造的,现在的木头,一看就比较劣质,原来的金色屋顶和墙壁,是真正的黄金包裹的,现在是刷的金粉,在日晒雨淋中已经斑驳陆离,地板走上去吱吱嘎嘎的声音,房间里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家具摆设。缅甸现在经济实力不够,所以确实没有能力复原得尽善尽美。我们走了几间屋子,就已经了无兴趣,照了几张照片,离开了皇宫。

  离开皇宫后,我们开车到曼德勒山。我本来以为是必须从山脚爬上去的,做好了爬山的心里准备,但汽车绕到了后山的公路上,一路盘旋上到了山顶。这样的一座山,二百多米高,爬到顶也就是半个小时,而且一路还能经过很多不同的庙宇和佛塔。但想想时间不够,同行的朋友们也没有做好爬山的准备,直达山顶也好。曼德勒山从皇城的角度看,就是一座小山,进山后才发现,实际上后面绵延出去了好几公里,难怪有足够的道场成为一座宗教名山。

  山顶有一座小小的小镇,四周都是寺庙。要到真正的山顶,需要脱鞋脱袜,坐一部电梯上去。到达最顶端后,发现居然是一座印度教神庙,真是令人惊奇。美丽的柱子美丽的地板。缅甸老百姓也来朝拜里面的蛇神,而不是佛像。看来东方民族对于宗教,或多或少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尤其是佛教,好像从来不禁止人同时信仰点什么别的。在中国的庙里,我们也常常发现同时供奉着佛陀、玉皇大帝和关公等神像。

  庙的周围有观景平台,极目远眺,远处有雄伟的山脉拔地而起千米之上,那就是缅北的掸邦高原,实际上和中国的云贵高原是同一个高原。当初中国远征军最艰苦的岁月,就是在这一高原地区的苦战和撤退。围着平台一圈,你能够完整地看到已经被树木覆盖的皇城、看到由千家万户所组成的城市、看到像白练飘舞的伊洛瓦底江,看到村庄和稻田,以及点缀其中的金色佛塔。一片宁静幽美的田园风光和人间天地,确实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好地方。

  不过,我从心里再次产生了内疚,曼德勒这样的地方,必须用悠闲的心情,缓慢的脚步去丈量,通过丈量让自己的心灵受到洗涤。我们这样直接开着车冲进皇城和冲上山顶的做法,必须给曼德勒说声道歉。下次我再来,一定更加虔诚和悠然。

  云南老乡早年落脚地——“金多堰”

  云南人是最先从中国来到曼德勒的。在几百年前,他们有的人从陆路过来,也有的从水路顺伊洛瓦底江而下,到达曼德勒。到了曼德勒,大家需要抱团取暖,互相帮助,就成立了云南会馆,这就是今天位于伊洛瓦底江畔的“金多堰”。

  金多堰起始于一座土地庙。当时的云南老乡从水路进来,歇脚于此,建了土地庙,在旁边建了大家歇脚的小客栈。为什么要叫金多堰?没有人能够真正说清楚了。有人说是缅语“金多”是“我”的意思,也有人说“金多”是“柚木”,堰是汉语,就是堤岸的意思。金多堰就坐落在伊洛瓦底江的堤岸旁边。我想,不管“金多”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两个字的汉语意思就很吉祥啊,黄金多多。大家一起浪迹到曼德勒,不就是为了发财吗?

  今天的金多堰,地盘比最初的时候大了很多,已经是一个很有规模的大院。从江 边马路大堤拾级而下,就进入了金多堰的山门,里面是很好的园林,一座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豁然眼前。这是今天金多堰的标志性建筑,也体现了曼德勒华人的经济实力。在大雄宝殿的对面也有一栋楼,用作金多堰发展历史的展览馆,最初的财神庙,重建之后依然存在,作为对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的纪念。

  金多堰最初只用于云南来的华侨。1962年,滇、粤、闽侨共聚一堂,组织了三省华侨管理委员会,重建了土地祠,观音殿。从此开始,金多堰就成为曼德勒及周边地区全体华人的家园和聚会场所。2009年,金多堰慈善会成立,李先瑾先生任首届会长,和当时的智旺法师一起,捐资购买了更多的土地,开始兴建上面提到的大雄宝殿。2011年大雄宝殿圆满落成,耗资30亿缅币。(现在,李先瑾先生和智旺法师都已经仙逝。)

  我们到了曼德勒之后,涛哥说金多堰那里,一定要去看一下,从中可以更深刻了解我们华侨在东南亚的奋斗史。我自然求之不得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放下行李就驱车去了。本来以为就是参观一下,没有想到,曼德勒华侨的精英人士,大概有几十人,就在大雄宝殿门口排队等待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受到了这样隆重的接待。里面大部分人居然都知道我,还能够说出我个人的一些故事,可见华侨对祖国发生的事情,还是挺关心的。我们先在会长李东涛先生(李先瑾的儿子)的引领下,参观了金多堰发展历史展览,然后再回头拾阶而上,朝拜大雄宝殿。

  宝殿分为二层,顶层供奉着三尊汉白玉雕刻的巨大佛像,偏殿供奉了一尊观音菩萨像。佛像的容貌更加接近于国内释迦牟尼的造像,神态上和缅甸的佛像有所不同。宝殿的一层就是一座空旷的大礼堂,目测可以容纳一千人以上开会或者聚会,礼堂的四周由大理石柱子支撑,显得庄严宏大。

  整座大雄宝殿做工精美,木结构全部用的是柚木,榫卯结构,不用铁钉,地面和柱子都是大理石和汉白玉,建设者的用心很明朗,就是希望百年存续,代代相传,用佛祖的光辉,庇护子子孙孙发展。在缅甸的华人,也有很多起起落落。尤其是军政府期间,他们的家产被没收,很多人变得无家可归或背井离乡。幸好军政府并没有大开杀戒,留下了血脉,现在缅甸形势变好,得以凭着原来的家底和自己的勤奋,继续发展。

  李会长为我们举行了欢迎仪式,自然是大家轮流上去致辞讲话。我也上去讲述了自己做新东方的过程,以及自己的人生体会,大家的反响还比较热烈。活动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尽欢而散。

  中国人是十分重视家乡的民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飘洋过海,远走他乡。他们飘到任何一个地方,就会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忍辱负重,扎根发芽,然后蓬勃生长。在全世界各地,我们都能够看到华人勤奋的身影。哪怕在最偏僻的地方,我们都能够常常碰到中国人,看到那些在孤独中忙碌的身影。面对这些坚忍不拔的生命,我们唯有致以最大的敬意。

  情人桥(U Bein Bridge)

  如果到了缅甸,没有到过情人桥,就不算到过缅甸。无数的世界旅游杂志,只要一介绍到缅甸,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用情人桥作为封面的。那些充满浪漫诗意的、在夕阳下的情人桥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

  情人桥,其实叫乌本桥,在缅甸的阿马拉布拉(Amarapura)古城境内,横跨东塔曼湖(Taungthaman),长达12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桥墩、桥梁、铺桥的木板都是用珍贵的柚木。修建于1851年,属于贡榜王朝的敏东王时期。

  至于桥名的由来,有人说U Bein是个人名,就是这个人修建了这座桥,也有人说U Bein是老树木的意思,整座桥都是用老柚木建造的,所以叫乌本桥。后来考证,好像并没有U Bein这么一个人。桥是敏东国王下令建设的。上万根柚木,可能个人也不会具备这样的实力。

  现在只要去玩的人,都把它叫做情人桥,原名大家反而说得少了。怎么会叫情人桥的?起源大家都不知道了。有人说是因为缅甸当地的青年,在订婚的时候,一定要到桥上来走一趟,共同走过这座漫长的木桥,以示一生牵手同渡的决心。也有人说是由于建造桥梁的材料是柚木。柚木木质坚硬,不易腐烂,到今天为止桥柱桥墩经历了快二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坚实如此,象征了爱情的海枯石烂心不变。不管怎样起源的,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一座情人桥了。

  为什么要建设这么一座桥呢?是因为东塔曼湖是个季节性的湖泊,是个长腰型的 湖泊。旱季的时候湖面很小,大家横穿过去不算太难。到了雨季,湖水上涨,就成为一片茫茫泽国,湖面宽达接近两公里。老百姓如果要到对面去办事,绕一圈要十几公里。由于湖水不深,所以大家就想在湖面上建一座桥,这座桥就是乌本桥。

  建桥的时候,想必缅甸遍地都是柚木,否则不会用上万根柚木来造一座普通老百姓行走的木桥的。按照今天的价格,这些柚木的价值可能接近几亿人民币了。当然,有意思的是,柚木本身再贵也有价格,但这座桥已经变成了人类文化遗产和人类精神的寄托,变成无价之宝了。

  一般,人们都是在傍晚时去走情人桥,在夕阳沐浴下,在桥上款款而行,或者在湖上一叶扁舟,看长桥倒映水中,红霞连天,一定是梦幻一样的美丽。但我们只能在这炎日当空的时候来到,因为下午我就得坐飞机离开。现在是旱季,所以湖面已经大大缩小,有很长一段桥梁不在水中,水面离开桥面大概有二米以上。

  桥面上人来人往,有游客,也有当地人。这座桥尽管是一个旅游景点,但最重要的依然是实用功能,当地人每天都在桥上走来走去,忙碌自己的生计。游客也不用买票,可以随时在桥上漫步徘徊。在桥上最美丽的景致,是缅甸的少女,穿着秀丽的长裙,打着各种颜色的花阳伞,在桥上左顾右盼;或者穿着红色袈裟的和尚,目不旁顾,心如止水,从你身边飘逸而过。

  当初建桥时,桥头桥尾和桥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供行人遮阳躲雨。六座亭子体现了佛教的“六和精神”。所谓六和精神,本来是僧团生活的准则: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我还第一回听说这个六和精神,完全可以用来作为个人修养觉悟的指导方针。

  我们在桥上只走到了第一个亭子。好想走过全部的长桥,再走回来,让自己至少有一个圆满的感觉,但时间、时间还是时间。答应了中午到中缅油气管道总部去参观,只能到此打住,留待下次。而且我一个人在桥上走,也实在煞风景。名曰情人桥,就应该有心上人一起走才对啊。

  我还是抓紧时间,到桥下的岸边,照了几张整个乌本桥的照片。那些在傍晚时分,载着游人荡漾于湖上的彩色游船,现在都安静地停泊在岸边,形成一排整齐的美丽。不远处,就是连绵不绝的乌本桥,把人们对于爱情的想象,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像这清澈的湖水,荡漾开去,无穷无尽。

  (未完待续)

  最近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彼岸风景》,是我过去几年在环球旅途中观察和思考的记录。且行且思,随时记录,是我的生活习惯,很高兴能把这些文字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旅行,重塑了我对人生、对生活乃至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旅行,让长江边那个曾经梦想着去远方的少年,眼界变得更加辽阔。所以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你,不要顾虑太多,出去走走吧,且思且行,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