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方见月明

2020-06-18 18:49 新东方上海学校 赵恒蕊老师

早安新东方 第448期


今夜,月色倾城。


夏夜辽阔,繁星疏朗。在这样静寂的夜里,我充满了生命的感慨与欢愉。


生在华夏这个古老而辉煌的国度,可以想象千百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浅色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又像刺绣时弹落的一点香灰,烧糊了一小片。记忆总是陈旧而迷糊的。


小时候的回忆里,母亲没怎么生过病,最多就是牙痛。近几日,母亲染了热伤风,牙痛的旧症复发。她安静地坐在屋子的一角,用手支着发痛的那一边肿胀的脸,闭着眼睛小憩,那消瘦的身影几乎要融化在这黯淡古旧的黄昏了。她没有一丝哀愁的言语,亦没有一声痛苦的呻吟。


我开始思考人们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如果把疼痛分为十级,牙疼也该为五级以上。倘若是我,就算不是哭天喊地,也会窝在角落暗自抹泪,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哀嚎,像一只受了伤的麋鹿,动弹不得。


父母这些老一辈的人,经历过动荡的年代的贫苦生活,早就对疼痛习以为常。他们可以默默吞下生活的一切苦痛,交给时间来消化殆尽。毕竟中国人骨子里就是有这样一种漫长的沉默和倔强的勇气。



在余华的作品《活着》里,主人公徐富贵经历了一生的大起大落,妻儿双亡,家业败落,最后只剩一头牛陪着他孤独终老。很容易让人发问: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体验一遭生活,忍受一些疼痛,感受一缕晚风?


其实,“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就意味着一切,忍受就意味着希望。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对于命运的态度,我深深迷恋苏轼的那种豁达。这种豁达并不是遇到困难时,两手空空地毫不作为,而是竭尽全力后的问心无愧。一蓑烟雨任平生,有了这样的壮志豪情,区区苦难它又怎能奈何得了我?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


《基督山伯爵》中,主人公康泰斯被人诬陷,被流放到孤岛。他在狱中和一位老人畅谈人生,老人教会他沉默和隐忍。当他逃出孤岛,找到老人遗言中的财富再返故乡时,发现仇人却个个飞黄腾达。他并没有立马采取行动报复,而是用了八年的时间精心策划,最终成功将恶人绳之以法。



等待是深不见底的茫茫暗夜,让人心头沉重。但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不纠结于眼前的困境,不屈服于利益的诱导。任世事变迁,任他人鄙夷,只要坚持自我,热爱生活,保持着强大的乐观主义精神,用实际行动来适应新的环境,这才是在等待里活出精彩的唯一法则。


人的一生,需要在痛苦的世界里尽力而为,需要在煎熬的等待中随遇而安。


世间苦涩皆会散去,唯有年年花开,芬芳扑鼻。千百年前的,那轮小小的、暗黄的月亮已经沉下去。


守的云开,方见月明。


我守在窗前有好几日了。今夜,我分明看到的是,一颗明晃晃,清凉爽朗的圆月。还有淡淡的星辰,尽情倾洒那点点光亮。


本期精彩内容:


>>【东方范儿】 亲爱的你,为何选择做老师


>>《背影》背后的父与子

我要投稿

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1-2020 新东方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