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太原大学考试>正文

2025 年考研报名人数为 388 万,比去年减少 50 万,考研人数连续两年大降,反映了什么趋势?

2024-11-23 10:26

来源:

作者:

 

一、重要的报考节点:
· 9月下旬:考研预报名

· 10月中旬:考研正式报名

· 11月中旬:网上确认

· 12月中旬:打印准考证

· 12月下旬:初试

· 次年2月:初试成绩公布

· 次年3月:34所自划线院校公布自划线成绩

· 次年3月:国家线公布

· 次年3月底4月初:复试&调剂

· 次年5月:拟录取

二、关键的备考节点:
2月份:择校择专业阶段:

3月份:制定全年复习计划、买书买课:

3-6月:基础复习阶段:学科基础知识学习

7-10月:真题及冲刺阶段:历年真题大量练习,各科技巧拔高、英语模板语料背诵

11月-考前:考前模拟阶段:全真模考提前适应考场节奏

  

  

下面我展开讲讲择校和备考这两个最最重要的内容:

三、关于择校
鲁迅常说,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择校时侧重考虑哪些点?
1.看院校名气:985>211>双一流、 

2.看学科实力:查该校的学科排名,比如财经领域的两财一贸、法学领域的五院四系、机械类专业的四小龙、建筑领域的建筑“老八校”“建筑新四军”、国防类的国防七校、药学专业的“南北双药”。
可以参考对应学科的权威排名,比如教育部学科评估、软科学科排名、教育部首次学位水平评估等。

3.看地理位置:看专业,比如互联网相关的专业,东部省份,比如杭州附近。如果是金融、经济,最好去北上广。

择校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搞清楚对应学院及专业的,下面这些看似细节但至关重要的内容,比如:

· 统招名额数量、

· 近三年报录比、

· 复试差额比、

· 近3年复试分数线高低及涨跌情况、

· 复试各分数段录取几率、

· 初复试参考书、

· 学费、

· 学制

如果你考得是非全专业,那择校就更省力了,知乎知学堂推出的这个公益直播,可以带你用最短的时间扫盲快速把相应的这些数据搞清楚,里面还有不少学科资料可以领,比如英语二历年高频单词、思维导图、常用短语等,省的自己费时费力找资料!点击卡片,就可以报名!

务必警惕的择校误区:
1.不要好高骛远非名校不考:名校的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高,不要好高骛远盲目冲名校,根据自身实力理性选择院校层次。

2.不要死盯北上广:武汉、西安、成都、南京、这些新一线城市,都有很多排名很不错的院校,就业土壤也不差。

3.照搬前辈上岸经验:考研备考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比如同样的知识点,学霸的总结归纳能力强,1小时就学完了,但基础一般的同学,可能就得花2小时时间,如果硬按学霸的经验来走,很可能学啥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盲目报考热门专业: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像计算机、法硕、金融等热门专业的报录比一度能突破10:1,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了解目标专业和院校排名需要用到的网站:

1.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报名打印准考证都要用到的网站,查找招生专业目录,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有各专业学科评估结果,方便判断院校专业在全国院校中的排名。

3.软科:https://www.shanghairanking.cn/,每年也会发布国内大学各学科排名,可以作为一个参考项。

4.报考院校研究生官网&个新媒体平台:院校本年度最新的报考信息都在这里公布,广西大学、重庆大学2020年就出现过临考研30天,突然发布公告换了初试参考书……

  

  

因此,请大家务必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的官网的最新公告。

二、关于备考时长

常见的竞争者主要是应届生的专业:难度较大,一般是提前1年左右开始,准备的越充分上岸几率越大。尤其是基础一般的同学or想双非跨考985/211院校的同学。

非全在职考生:难度稍小一点,一般是提前的大半年开始准备。像MBA这样的专业,拿到了提面优秀,后续的笔试压力就变得非常小了。

三、再说说初试相关的内容;

无论什么专业,大概的进度都可以分为以下这几大阶段:

1.基础阶段:3月份-6月份左右,各科基础知识一轮复习,扎扎实实过一遍知识点。

· 英语开始背单词、学长难句。

· 专业课边一轮复习边整理框架,整理思维导图。

· 替换英语历年高频单词汇总图

2.强化阶段:7-10月,大量刷真题,通过刷真题感受考官思路,学习大量解题技巧。

注意事项:

· 效率比时长重要

· 及时复盘比满目制定计划重要

· 习惯比意志力重要

· 劳逸结合,偶尔娱乐保证学习时间和效率就好。

3.考前冲刺模拟阶段:11月-考前

用最近两年的真题进行全真模拟训练,背诵+联系写作文,每天抽时间对各科重点记高频考点进行强化记忆,继续查漏补缺。

最后,备考全程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儿不衰,千次万次毫不犹豫的救自己于这时间水火。

以上

作者:薛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844410/answer/32039969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简单直接,用一张图给你捋清考研流程,任何专业考研都逃不出下面这张图,重要时间点都标记出来了,收藏起来对照着来就可以!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