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沈阳素质中心>正文

凌晨,一位妈妈的3个反思:读书最好的动力,是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2022-12-01 14:01

来源:

作者:

读书最好的动力,是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朋友,是医科大学的高级教授,对儿子从小进行军事化管理,希望有朝一日,孩子能出人头地。

他和妻子为孩子制定了“三有三没有”方针——有考满分的主课;有擅长的体育项目、有坚持下来的艺术特长;生活里不能有电视手机、电子游戏和不良嗜好。

在这种高压教育下,儿子在17岁这年,考入了一所顶级学府。

但任何人都没想到,孩子入学一年后,就沉迷网络,成了典型的网瘾少年。两年后,因为全科成绩不及格,被学校除名。

面对暴怒的父亲,孩子更愤怒地说:“你让我读书,无非是想让我和你一样当教授,可我又不想和你一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这位朋友意识到,他最大的失败,不是儿子的退学,而是没有培养出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高压之下,孩子不把学习视为自己的事儿,所有努力全源自父母的强迫。

而当这个外因消失时,孩子自然不会再坚持下去。

这种方式还有一个更大的害处,就是让孩子失去对人生的规划性,不知道何为目标与理想。说白了,孩子没有体验过“为自己负责”的感受,反而急于弥补童年

的缺失,比如沉迷网络,或是逃学打工。

同样是面对厌学的儿子,下面这对父母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豆瓣小组#鸡娃探路者#中,有位爸爸分享说:

儿子读高一后,忽然反感读书,经常偷偷逃课去泡网吧。

他打也打过,骂也骂过,还送孩子去戒网瘾学校,吃了半年苦。

可回家后的儿子,非但没有乖乖读书,反而更叛逆,甚至数次离家出走。

后来,他和妻子在一位心理医生的建议下,试着与孩子对话。

起初,儿子赌气说要打一辈子游戏,之后又说想成为游戏开发员,过了几天,儿子又说想成为自由职业者,写写小说,画画漫画。

每一项听来都不靠谱,但这位父亲还是耐心地引导,他对儿子说:

“你想开发游戏,就得学习编程;你想写小说,就得有文学功底;不管做什么,都得从掌握基础知识开始,都得先进入大学校门再说。”

没想到,这次谈话后,儿子竟收了心,同意回校读书,还和爸妈选定了将来的大学和专业。

如今,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实习。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培养孩子如同造船一样,我们要成为孩子的指路人,而非发号施令的统治者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鸡蛋从外打破,是创伤;由内破壳,才是成长。

引导孩子看清梦想,调动他们的内在驱动力,才是最佳的劝学方式。

 

点击下方一起了解更多吧~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