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沈阳大学考试>正文

辽宁大学:2025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已发布

2024-09-24 10:25

来源:辽宁大学研究生

作者:

  同学们,辽宁大学2025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已发布。报名条件如何,有什么注意事项呢?跟新东方考研网一起来看看详情吧!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想申请辽宁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同学们提供帮助,快跟着新东方考研网的脚步一起来看研究生资讯吧!

  辽宁大学2025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 

  辽宁大学欢迎全国各高校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我校研究生。

  一、申请人基本条件

  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积极向上,本科学习阶段无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获得本科就读高校推荐免试资格的2025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3.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4.符合教育部对所申请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报考条件的要求;

  5.外国语语种符合所申请学科(类别)、专业(领域)限定的要求,同时符合申请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所在培养单位对接收“推免生”的具体要求;

  6.身心健康,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入学体检要求。

  二、优惠政策

  1.优秀“推免生”(不含支教团等专项计划)可申请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

  2.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可优先向导师推荐,进行师生互选,提前参与课题或在研项目研究。

  3.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申请公派出国留学。

  4.被我校录取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推免生”,在第一学年可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每生8000元人民币。

  三、接收专业

  “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申请人可登录查询具体专业目录。

  四、申请程序

  1.“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之前,有意向的申请人可通过我校“推免管理系统”填报相关信息。

  “推免管理系统”从即日起开始接受申请人报名,请申请人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系统进行信息填报,系统预计于2024年9月26日前关闭(各培养单位系统关闭时间详见其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申请人只需填报信息,无需提交辅证材料;如需修改填报信息,请再次扫描二维码登录系统,修改既有信息并点击“提交申请”即可。“推免服务系统”中接收专业最终可能有调整,具体以学校后续公布的辽宁大学2025年接收推免生硕士专业一览表为准。

  2.“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申请人可在该系统直接报名申请。

  3.各培养单位将对报名数据进行分批审查,复试安排由各培养单位另行通知,辽宁大学各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系方式请见附件。

  4.凡在学校“推免管理系统”中报名的申请人,在取得推免资格后须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填写报考志愿,接收并确认学校发送的相关通知。

  五、考核内容

  考核着重考察申请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知识背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潜力以及培养潜质等,主要进行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本科阶段成绩单、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所获专利、荣誉证书等反映申请人学业水平、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材料,申请人可在复试时向培养单位直接提供。

  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考核由各培养单位确定考核内容。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考核满分100分,未达60分者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接收及信息公开

  1.申请人通过复试考核后,由研究生院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发送复试及待录取通知,申请人收到相关通知后,须在规定时间内确认。

  2.拟录取名单预计于10月中下旬在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lnu.edu.cn/)进行公示。最终录取以通过教育部录取检查为准。

  七、其他

  1.申请人须保证申请信息填写准确、申请材料真实有效,如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一经发现即取消申请人复试、(拟)录取资格。

  2.未尽事宜将按照《辽宁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等相关规定执行。

  所涉及政策和时间安排若与教育部、省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的政策调整相冲突,则按调整后政策执行。

  以上就是辽宁大学2025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了。关注新东方考研网,即时更新研究生最新消息,帮助广大考生了解更多当下考研资讯信息,想要了解辽宁大学各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或有更多考研的相关问题欢迎在新东方考研网右侧窗口在线咨询,会有老师一对一为大家答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