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上海素质中心>正文

不停夸孩子的父母,永远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2022-10-20 22:40

来源:主创团

作者:主创团·猪妈妈

如果孩子从小无论做什么,都总得到“你真棒”、“真聪明”这样的表扬,很可能会形成一种虚假且脆弱的自尊,会输不起。因为,当表扬和事情的成败联系在一起时,孩子很可能也在用成败得失,衡量自己的价值。
我们一直以来的夸奖,反倒伤害了孩子?备受推崇的“鼓励”教育,竟也会出问题?很多先进的育儿理念都告诉我们孩子需要鼓励,却完全没意识到,“夸奖”不当,也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敷衍空洞的夸奖,根本鼓励不了孩子。
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说,他在和孩子相处时,就因为“夸奖”惹恼过孩子。一次,他儿子花一下午时间,用机械拼装玩具“制作”了一个会动的机器人,然后兴冲冲地给他看。结果他在忙,就随口说了句:“嘿,真棒!”没想到10岁儿子,高兴劲儿一下就没了,愤愤地回道:“哪儿棒?”那之后,他才注意到,原来自己经常这样夸孩子,而身边很多家长也是。随时随地泛泛地“夸奖”,不但给不了孩子任何力量,还会让孩子生气、麻木,甚至抗拒表扬。溺爱浮夸的表扬,会让孩子形成错误认知。

当然,也有家长夸孩子夸得很卖力、很具体。我们平时也总爱“不遗余力”地夸孩子:“宝贝最棒了”、“画得太好了”、“简直是个天才”…… 面对这些不切实际的夸奖,一开始,孩子或许会无所适从,但时间久了,他们也会对自己形成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真的是天才,真的如夸赞那样无所不能!
不停夸奖孩子天赋,这其实会阻碍孩子的未来发展。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做过一系列实验,来对比被夸“真聪明”和被夸“很努力”的孩子的行为方式。他们发现:当给孩子一个完成不了的挑战时,被夸“努力”的孩子屡败屡战,非常投入;但被夸“聪明”的孩子,却在遇到困难时,十分沮丧,容易放弃。因为,夸“努力”,鼓励的是行为,会引导孩子不断进取;但夸“聪明”,表扬的却是天赋,孩子为了保持聪明的形象,会逃避失败,拒绝接受挑战。很多父母喜欢把“真聪明”挂在嘴上,甚至向别人炫耀,自家孩子不用多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其实是给孩子绑上“聪明”的枷锁,阻碍他们发展。
夸奖≠鼓励!就像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说的,只有适度表扬,才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过度的“夸奖”,就像一种隐形的“暴力”,让孩子们战战兢兢、寸步难行。
我们应该反思两个问题:
1、我们的夸奖,是出于真心,还是对孩子的变相“控制”? 
《少年说》里有个女孩,非常热爱文学,她从三年级开始写小说,一字一句积攒下来,写了56本,30多万字。然而因为偏科问题,被爸爸一口气全撕了。借着节目,她向爸爸吐露自己“像丢了魂一样”的心情,并表示,不是没有努力学数学,而是真的不擅长,学不进去。爸爸却说:“别人能行,你也行,爸爸相信你,你会把成绩赶上去!”、她听到爸爸说“别人能行,你也行”时,终于忍不住崩溃痛哭……或许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比父母“孜孜不倦”地鼓励,更令她绝望、窒息!
父母口中的“相信你”三个字,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沉重和残忍的事情!
2、我们的夸奖,是奖励了孩子,还是剥夺了孩子的快乐? 
相信很多“积极”育儿的家长,都吹过“彩虹屁”。比如,“哇,你刚刚这个投篮姿势好帅!”“你的画太有创意了!”“你刚刚做得真棒!”
这样的夸赞,确实可以让孩子更积极,甚至表现更好,但我们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孩子起初并没有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在做的事,他只是享受其中;我们频繁的夸奖,却让他把注意力,从事情本身转向了别人对他的评价……这到底是对他的奖赏、鼓励,还是剥夺了他做这事本身该有的乐趣?
有句话是,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是孩子一生温暖的底色。但我想说,当这种底色过于厚重时,带来的或许不仅是暖意,还有阻力。

所以,孩子真的需要这么多夸赞吗?我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
阿德勒说,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追求优越的天性。他“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大人的“夸奖”很多时候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再评判。孩子真正需要的,也许不是夸奖,而是看见!
1.将结果与价值分离
一位妈妈分享说,他孩子每次数学考100分,回家爸爸都说:“哇,你考100分可真棒,要是其它科目也能考一百分就好了。”孩子很生气:“谁能门门都考100分!全班都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然后,这位妈妈就把孩子拉过来说:“妈妈看你数学考了100分,这很难呢,你是怎么做到的?”男孩就给妈妈讲,他怎样认真听讲,怎样记笔记,用什么方法复习……然后这位妈妈就和他分析,他的方法好在哪里,是不是其它科目也能借鉴,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一起研究下来,孩子成就感满满,早忘了考100分的事。 
在孩子取得成绩时,不只盯着他的分数,而是看到他做的过程中产生的价值。
2.用看见和理解积极反馈
心理学教授宋海荣老师说,她在加州大学读书时,曾遇到一个怀抱婴孩的妈妈,孩子哭闹不止,那位妈妈就温柔地俯身说了一句:“I know it is so hard for being little.”(我知道做一个小孩子有多难)。她说,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给了她强烈的震撼,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也难以忘怀。因为这位妈妈只是传达了理解和共鸣,却给人消融一切无助、恐惧和悲伤的力量。我们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其实,孩子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有“自知之明”,他们也有能力不够的时候,他们不是需要别人来把他们捧上天,而是希望有人来倾听和理解。
3.每一句夸赞都出自真心
很多育儿书都给了父母如何正确夸孩子的“万能公式”,我自己也用过。但我发现,只要目的不纯,任何形式的“夸奖”都换汤不换药。在夸孩子这件事上,与其用技巧,不如用真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