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厦门大学考试>正文

大二的你想要考研,来看看26考研全年需要关注的大事盘点!

2024-05-29 09:48

来源:

作者:厦门考研

最近很多大二的同学也来咨询啦,要26考研的同学刚开始了解考研,对于全年的每个阶段要做什么、重点是哪些,都还处于懵懂状态。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复习从哪开始复习,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复习规划。

今天小新带着「26考研全年复习规划」,来为你的考研年划重点啦!看完心里就有底!

 

关于考研你要知道?

1️⃣正式复习前应该做些什么?

2️⃣考研各阶段复习规划

3️⃣各阶段重点任务

4️⃣考研复习资料推荐

 

现在-2024年12月 

 

?坚定考研决心,冲刺名校的考生开始备考

 


?坚定考研决心

在这段时间,可以多刷一些经验贴,坚定要考研的决心,觉得自己要考的学校有难度,或是自己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先准备起来了。

 


?冲刺名校的考生开始备考

冲刺名校的考生,现在可以开始进行正式复习了。本专业考生建议以数学为主,跨专业考生建议以专业课为主。

 


在今年9月份,及时关注目标专业、院校招生动态,以及专业课大纲的变动。

 

2025年1-2月

 

?前期考研信息了解,规划考研方向

 


?预估官方重要时间点

2月下旬左右:25考研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公布;

 


?重点关注点

了解考研形势;确定考研方向;择校择专业

 


及时关注25考研成绩情况,了解考研形势,全面了解想要报考专业的信息。

 


同时,在各学校官网或者“研招网”等官方渠道查询往年招生信息,主要包含:所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报考条件、专业目录、初试复试的考试科目、历年分数线、报录比等,帮助我们选择院校及专业。

 


?复习建议

 


1.专业课需要开始进行基础阶段的学习了,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报班备考;

 


2.英语每天2~3小时复习,重点在单词(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也要把基础语法知识进行巩固)。

 

2025年3-6月

 

?制定考研计划,基础复习

 


?预估官方重要时间点

3月中旬:25考研国家线及34所复试分数线公布

3-4月:全国各研招单位复试调剂工作陆续进行

5-6月:各大招生单位陆续公布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

 


?重点关注点

关注目标院校分数线情况以及25考研研招录取信息。

 


这一阶段是25考研复试调剂录取阶段,我们要着重关注目标院校及专业的分数线情况、是否招收调剂等信息,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来及时进行调整以及制定26备考计划。

 

 

?复习建议

 


1.英语:复习考研词汇,做阅读真题,订正并理解分析做好总结。

 


单词部分:

按照真题考察频率可以将考研大纲词汇划分为六部分:高/中/低频词、偶考词、基础词、补充词,按照分类背诵,可以让背单词这项需要不断重复的繁杂工作从一开始就被划好重点~精力更合理分配,事半功倍!

 


2.政治:可以适当复习,但是重点放在英语和专业课两部分。

 


3.专业课:对目标院校专业课考试大概内容进行基础知识理解,确定详尽的专业课知识复习方式及阶段。

 

2025年7-8月 

 

?关注招生信息变化,暑假系统复习

 


?预估官方重要时间点

7月:各校2025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

8月:院校官网陆续更新2026考研招生信息

 


?重点关注点

及时关注研招资讯

 

 

这一阶段可能有部分院校会更新招生信息,所以我们要及时关注各方考研资讯、招生简章,关注全国研究生招生的新信息,目标院校的新通知等。

 

 

复习方面,这一阶段极其考验咱们的自律~由于暑假一般是在家,所以整个学习环境、氛围可能没有在学校图书馆里那么的正式。

 


但咱也要守住自己的学习底线,每日按计划完成自己的复习进度哈!

 


?复习建议

 


1.英语:继续背单词,强化语法,保持阅读训练,同时把常考点、重难点做好整理。

 


2.政治:把考研政治的所有知识点过一遍,梳理基础的知识体系。带着配套习题进行熟悉知识点。

 


3.专业课:带着基础的知识体系以及重难点过一遍教材,扫清知识盲点、难点,同时完成相应的专业配套练习。

 

2025年9-10月 

 

?前期考研信息了解,规划考研方向

 


?预估官方重要时间点

9月上中旬: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发布,各院校招生简章陆续公布

9月下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预报名

10月中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正式报名

截止到10月底:大部分高校专业课自命题考试大纲发布完毕

 


?重点关注点

注意大纲变化;了解报名相关流程;进行预报名、报名

 


研究生考试大纲发布后,需要及时查看大纲以及解析,针对大纲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以及复习重点,特别要注意大纲新增和变化的考点,可能新增的考点和变化的考点就是今年出题的重点。

 


另外还需关注指定参考教材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招生专业是否有调整(这一部分大家要仔细关注,因为这部分涉及到报考以及考试内容,如果有变化,我们复习的时候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大家要认真看哈~)

 


由于考研报名和其他大学相关考试报名有些区别,所以每年报名期间都会有很多同学在报名环节遇到问题,从而导致未能及时成功报名,所以大家要提前了解报名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保证报名成功。

 


?复习建议

 


1.英语:单词及阅读训练;研究历年真题;学习各类型范文里的优秀表达。

 


2.政治:根据大纲复习,一边看书一边做题;在遇到不会的或者做错的题目要回归书本并理解强化。

 


3.专业课:把重难点着重解决,对于基础的知识点要进行整合;配套的练习要持续进行,同时结合真题反复看消化教材内的考点。

 

2025年11-12月

 

?报名确认,打印准考证,冲刺复习,初试

 


?预估官方重要时间点

11月上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确认

12月中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准考证打印

12月下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重点关注点

确认公告及准备材料,准考证打印

 


报名结束后会有确认环节,一般是现场或网上确认。由于确认时间一般只是几天左右,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时关注确认公告,提前准备好相关确认材料。

 


准考证打印通道一般提前十天左右开放,同学们要记得及时登录下载打印好准考证。

 


?复习建议

 


1.英语:词汇和阅读继续保持,背作文,每天做全套真题找感觉。

 


2.政治:查漏补缺,依据思维导图、知识框架进行多次回忆背诵。 

 


3.专业课: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查漏补缺,重新回归教材。回顾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模拟做题,重点记忆。

 

2026年1-2月

 

?初试成绩公布

 


?预估官方重要时间点

2月下旬左右:26考研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公布;

 


?重点关注点

查询初试成绩;提前了解复试、调剂相关信息

 


大家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官方网站等途径查询自己的分数。

 


这一阶段大家可以根据出来的分数对自身进行一个预估评判,如果感觉自己的分数可能要调剂的话立马搜寻相关调剂信息进行早准备。

 

2026年3-4月 

 

?国家线公布,复试,调剂

 


?预估官方重要时间点

3月上旬左右: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

3月中旬:全国各研招单位复试工作陆续进行

 


?重点关注点

国家线公布;查找各方调剂信息;了解往年院校复试内容及复试注意事项

 


大家要密切关注分数线的公布情况核实自己是否通过复试分数线,然后及时准备复试或者调剂。

 


符合教育部调剂规定的考生,通过研招网或院校规定的调剂系统登录调剂,这个时候一定要密切关注各个研招单位公布出来的调剂信息,第一时间跟需要调剂的研招单位联系。

 


考研复试的时间、地点、科目、方式一般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复试一般在4月中下旬结束。

 


?复试注意点

 


1.选择好导师并及时联系,导师选择从学术标准和业务能力两个方面去衡量。

 


2.全面准备专业课,扩大知识范围,尽量精细化。

 


3.细致了解导师研究课题或者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研究成果。

 


4.多强化语言能力,思维逻辑要严谨,不惧场。面试时要注意礼仪。

 


?调剂注意点

 


1.密切关注院校调剂信息。

 


2.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院校、专业来填报调剂志愿。

 


3.及时关注调剂复试及待录取通知,并及时予以确认,注意不要错过院校的规定时间噢。

 

2026年5-6月

 

?关注院校录取公示名单

 


?预估官方重要时间点

前期考研信息了解,规划考研方向

 


?重点关注点

及时关注院校录取公示名单

 


这一阶段大家就可以多多关注目标院校招生官网查询录取名单然后在家里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成为研究生!

 

 

目前大二的同学,大部分是属于26考研的,要把握好每一个阶段的备考要点,按照计划表有序推进,备考路上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变通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对于专业院校还没有方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备考?

可以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噢~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