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备考从何下手?这几步考研规划教你清晰自己的考研规划!
2024-11-25 11:25
来源:
作者:厦门考研
厦门新东方考研官网
考研专业 ▼
KAOYAN ZHUANYE
1⃣️先选专业
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
接下来再去看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有多少招生单位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学校里面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只有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
▶️历年分数择校择专业常见的坑
2⃣️选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
盲目追热门
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
混淆兴趣和志趣
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要思考三点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奉献终身”?是不是对这个专业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
拘泥于本科专业
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换句话说跨专业完全可以跨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建议大家最好学一个稍微宽一些的专业以便将来在读研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去积极地调整你的研究重点。
3⃣️如何确定要不要跨专业?
首先要看本科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将来要考的这个专业,它的专业课考的那个科目,在你的本科阶段是否是核心课程。
其次是否跨学科。要看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关联。
例如本科学数学,你考经济学、统计学,可能会得到老师的青睐;本科学外语,你考新闻传播学可能有一定优势,你和其他同学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最后,考虑你考研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就业?由此决定你到底是要考学硕还是要考专硕。
此外还要考虑,如果跨专业,你要去跨什么样的专业,是跨统考的专业,还是跨自主命题的专业?
▶️“三跨&一不跨”原则
考研院校 ▼
KAOYAN YUANXIAO
1⃣️确定专业
可以是自己本科的专业,也可以是别的专业跨考。专业的选择建议大家一定要从未来的就业规划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2⃣️衡量自身学习能力
需要明确考试科目有哪些?有没有你的短板和盲区?这直接关系到你考上的几率到底有多大?
①公共课:英语一的难度大于英语二;有些专业公共课是要考数学的,数学不好的同学,慎选!
②专业课:提前了解清楚该专业课的考试难易程度,才能避免踩雷。需要结合目标院校来看。
3⃣️选学校
进入研招网查询目标专业硕士点对应的所有学校。
②想清楚,想去哪个地区或城市?毕业后想要留在哪?确定地区、城市后,就可以缩小范围了。
③确定好地区城市后,根据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排名,进行排序。
如果你考的专业属于人文社科类专业,那建议优先考虑城市水平和综合排名靠前的;如果你考的专业是理、工、农、医类专业,未来就业会从事技术性、专业性强的工作,或者你读研是为了走科研这条路,那建议优先考虑专业排名靠前的。
▶️圈定报考院校范围的思考维度
4⃣️定学校
?进入学校研究生院官网。判断报考难度、专业课考试难度,最终确定。
?学校报考难度一般看这几个数据:
✅统招人数、报考人数
✅进入复试比例 实际录取人数
✅复试线、录取线
?专业课考试难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初试、复试内容
✅判卷是否压分
✅复试占比及流程
✅学校是否压分、保护一志愿、歧视等
?四个维度缩小院校范围
历年分数、招生数据、考试内容、隐形信息!
▶️维度一:历年分数
▶️维度二:招生数据
▶️维度三:考试内容
▶️维度四:隐形信息
有任何考研相关问题,请咨询在线客服老师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