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2025考研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601理学数学(自命题)
2025-02-13 11:40
来源:小编整理
作者:默默
南昌航空大学2025考研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601理学数学(自命题)
考试科目名称:理学数学(自命题)
考试科目代码:601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
满分:150分
参考书目:同济大学数学系编 《高等数学》(第八版)、《线性代数》(第七版)
一、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高等数学约3/4,线性代数约1/4.
(二)试卷题型
1.填空题:共15小题,每题6分,共90分(其中高数72分,线代18分)
2.解析题(包括计算和证明题):6小题,共60分(其中高数40分,线代20分)
二、考试范围:
高等数学部分:
一.函数极限连续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复合函数与分段函数,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性质,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 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3.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4. 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5. 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6. 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7. 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8. 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9. 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 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高阶导数,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泰勒定理,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图形的拐点、曲率
考试要求
1. 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和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 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 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5. 理解并会用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
6. 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7. 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 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9. 了解曲率、曲率圆和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三 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积分基本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反常(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 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2. 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 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4. 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
5. 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6. 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功、压力、质心、形心等)及函数的平均值.
四 多元函数微分学和二重积分
考试内容: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隐函数存在定理,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拉格朗日乘数法,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