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周口素质中心>正文

新型的情感暴力,家长千万要注意!(系列三)

2022-11-07 16:45

来源:

作者:

学会“看见”,才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一步

还记得“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吗?

16岁的男孩林某,从学校实验楼4楼与体育馆的连接平台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半个小时之前,他还在学校的水泵房内数次拿刀割手腕。

事件发生后,曾有无数网友发出疑问:

为什么那个母亲会认为孩子是高高兴兴上学去的呢?

孩子低迷的状态、手臂的伤痕,无论如何也不是“高高兴兴”的样子啊!

父母看不到孩子的痛苦与纠结,还理所当然地以为孩子一切如常。

尤其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敏感、脆弱,自我意识萌芽,更需要父母小心呵护,细心观察。

很多时候,孩子的异常表现,就是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比如:

失眠,食欲不振,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兴趣;

叛逆、厌学、逃课,专注力差;

情绪无常、暴躁、情绪低落;

出现异常行为,比如突然不和好朋友一起玩,放学不回家等等。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说:

在亲子关系中,回应,像一缕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到被爱、被理解、被看见。

面对孩子的“求救”行为,父母积极的回应,就是最好的解药。

也就是说,父母要通过观察孩子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表情变化等,用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回应孩子发出的信号。

张德芬老师在《童年有力量》的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和儿子的故事。

有一次,儿子放学回到家时情绪低落,默默递给她一张纸条。

原来老师说儿子在学校爆粗口,跟同学打架,要家长加强教育。

她当下的第一个反应,不是着急、生气,急着教训儿子,而是关心儿子当下的心理和情绪。

在张德芬老师的安慰下,儿子的情绪很快由阴转晴,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当父母积极的接受信号,及时回应孩子,与孩子产生情感链接,孩子的内心才会被爱滋养。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