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十堰素质中心>正文

35岁辞职加入新东方,在这里,她终于找到人生热爱

2023-06-20 15:35

来源:

作者:

2021年,中关村某小学的课后服务活动中,王丹受同事之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他们前所未闻的编程课。


“专业的老师就是专业,一看风格和气场就不一样,孩子们听得都非常认真,真是很厉害。”听着班主任由衷的夸奖,讲台上的王丹迎着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扬起了嘴角。


从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到任职于新东方总公司儿童素质团队产品研发组,并担任线上编程的授课工作,39岁的王丹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了“幸福感”的归属。

集团总公司儿童素质团队产品设计师及授课教师
曾荣获新东方北京学校少儿部T4特级教师

曾担任新东方北京学校多元智能项目师训主管

曾担任新东方北京学校素质项目编程、机器人项目师训负责人

集团总公司儿童素质团队产品设计师及编程授课教师

1
从“妈妈”到“老师”
XDFer_
在成为老师之前,王丹有个很重要的身份——“妈妈”。

 


养育孩子过程中,她发现老师们在教授孩子知识的同时,也将好的习惯和观念灌输给了孩子,看到自己家孩子成长得越来越好、变化和进步非常大:

 


从妈妈的角度,她看老师的眼光,不自觉地“充满敬佩和仰慕”。原来,最适合老母亲体质的追星,是自带光芒的老师们呀。

 


而且成为妈妈后,王丹像很多新手妈妈一样,阅读不少育儿书籍,和身边的妈妈们沟通“育儿经”。

 


而在和孩子同学家长的接触,更让她意识到:很多家长其实不是不会教育,只是常常不得其法。

 


有些孩子可能比较幸运,像王丹自己,虽然父母总对她说:“我们学习不好、没办法给你知识上的教导”,那个年代的父母,好像也不太懂得什么教育理念;

 


但他们却从心出发,做出了正确的教育行为,像朋友一样与自己沟通交流,并充分尊重她对发展道路的选择。

 


不过一想到很多父母很有心,只是没有早些了解到教育方法,不得不走了一些独自摸索的弯路,后悔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王丹就打心眼里觉得很可惜、很遗憾。

 


如此种种,她心底里那颗“希望看到每个孩子能更好地成长”的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不仅让她萌生了对“教师”这一行业的向往,也最终推动她走上新东方的教师岗位。

 

 

 

都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在来新东方的6年时光里,她心中发芽的种子也逐渐长出参天大树:

 


“教授学生知识,看到他们学会、学懂,并且得到家长的肯定,我越发地喜爱这个职业。”

 

 

 

#2
不断进阶的能力者
XDFer_

 

王丹在新东方,最开始是作为一名学前班老师,此时她对自己的定位是综合班主任。

 


不仅要像“管家”一样照顾孩子一天的学习、安全、饮食及健康,还要成为学校同家长沟通的“桥梁”,同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的要领,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出现的情况。

 


这自己卷自己的自我要求,确认了眼神,果然是咱新东方人哈哈。

 


后来成了区域做管理者,她对自我的要求,则提升为“统筹者”和“小跟班”。

 


在她看来,做“统筹者”如同建构积木花园一样,在扩大的管理半径内,她将区域内的校区进行划分,筑好下一层的管理结构,然后进行大事统筹、安排及验收,琐碎的小事则安排各个管理老师管理跟进。

 


而做“小跟班”,听起来是不是不对劲,其实不然哦,比“统筹者”更有管理的智慧。

 


老师们性格和思维方式都不同,所以在她看来,自己要像小跟班一样,出现问题时,要亲自去了解、处理、善后;

 


也要和自己所辖区域内的老师们及时沟通,激发老师们的自驱力,帮助他们更专注、有效地投入到工作中。

 

 

 

而进一步做了项目的师训主管之后,王丹对自己的定位则是“尺子”和“复读机”。

 


每当有新鲜血液的加入,王丹会像尺子一样,以行业标准为刻度,并不厌其烦地像复读机一样,向新人反复传授这些标准和要求。

 


从自己卷自己的新东方优秀新人,到让每个新东方新人都走向优秀的成熟新东方老人,她感慨,果然,自己属于这里,血液里就自带新东方基因哈哈。

 


而在现在的素质教学工作中,王丹对自己的定位是“拓荒者”。

 


以她为代表的老师们,以专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和高效的技巧,在教学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上好自驱学习的“发条”,帮助孩子们一步一步把毫无基础的“荒原”,开拓成收获满满的“果园”。

 


在不断进阶的工作中,王丹不仅会时常调整自己的阶段定位,还会分析身边的真实案例,把有助于工作的部分进行提炼和归纳,并乐于和同事们分享。

 


“希望自己可以再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并将课程设计中的教研想法,通过师训更好地传达和同步到各个校区”,干劲满满,永远在进阶的路上,这新东方老人的范儿,十足!

 

 

 

#3
“在热爱的编程里面

挖呀挖呀挖”
XDFer_

 

王丹现在教授的课程是新东方i编程,谈起和编程的缘起,她将其归于自己对编程的浓厚兴趣。

 


在她看来,编程就像哆啦A梦的神奇口袋,用程序去实现一些生活中可能实现、或不能实现的效果,可以容纳所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并把它们变成现实。

 


兴趣使然,她对编程,是有点子天赋在身上的。

 


这点从第一次验课的经历就“暴露”出来,在同事讲解的过程中,她一直在记忆课程细节、重难点、突发情况处理方式和考官点评的问题等等。

 


虽然紧张忐忑难免,但顺顺利利地讲完后,王丹得到了考官们一致好评。

 


她不好意思地坦白自己准备时间其实不是很足,如果时间允许能做得更好,没想到考官们却夸赞她的学习能力很强,这么快就把全部细节记住。哈哈,这真心坦白局莫名成了小型“凡尔赛”现场。

 


不过虽然得到了考官们的夸赞,对把“自卷”刻在基因里的王丹老师来说,她暗暗下决心,既然自己有兴趣也有能力,接下来更要好好准备未来的每一次课。

 

 

 

复杂程序的编写、算法逻辑、竞赛知识、科技特长生方面的发展方向等等全都熟练于心。

 

 

 

还会在教授编程的过程中巧妙嫁接进很多数学知识,让编程课程在数学的滋养下愈发鲜活,“先从数学维度讲解完毕后再套用到程序中,孩子们理解得会更快。”

 

 

 

课程有趣,课堂氛围也不是盖的。

 


尽管很多编程课程都是线上的,她会利用云教室的互动机制和孩子们玩成一片,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摇骰子猜题、随机抢答增强PK意识等。

 


她还会在屏幕前带着孩子们参加手指游戏等活动,云教室中常常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探索、总结出这些方法并付诸应用后,她的教学成果果然从不让人失望:

 


“孩子们可以通过NCT Python组三级以及蓝桥杯Python组二级,同时也有学生考过了图形化Scratch组NCT一级、二级,看到他们小有成就的样子,我也会很有成就感。”

 

 
王丹与学生家长的聊天记录

 


不过成绩只是一方面,王丹还很重视编程背后的底层能力培养。


首先是逻辑思维能力。很多孩子写作文时常常想到哪写哪,导致文章像流水账,没有流畅合理的逻辑思路。


但是学习编程就会教会孩子像拆卸模型一样,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完成小任务后再去整合成大任务,最终再去修改迭代、复查纠错。这样长久的坚持下去,就会极大地锻炼和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然后是专注力。很多孩子考试时看题目缺乏耐性,常常“一顿操作猛如虎”,解答后才发现驴唇不对马嘴。这些不细致的审题也是专注力缺乏的一种表现。


 

 

但学习编程后,孩子们会像阅读乐高操作图纸一样认真阅读任务说明,因为一个环节没看清楚,程序的大厦就没有办法搭建完成,所以需要一步一个重点地看要求,通过认真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以及抗挫能力。之前就有家长反馈,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没耐心,一旦失败了就会有小情绪而不愿意再尝试,很多兴趣在培养中就这样夭折了。


但是接触编程以后,孩子遇到难题时会主动和妈妈提出“想再尝试一下”,因为在编程中如果程序出现问题,通过复盘和及时纠错就可以继续完成挑战。


通过这样的反复试错行为,孩子看到自己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任务的,所以久而久之变得愈挫愈勇,增强了耐心和自信。


 

 

王丹还记得一次寒假密集行课,新开的班级中有一位学员家长下课后第一时间联系她。当时她心中很忐忑,以为家长要说孩子对课程没兴趣。

 

 

 


没想到家长兴奋地告诉她,因为孩子刚刚做完一个小手术,只能半躺半靠地上课,原本以为孩子无法坚持上完2个小时,但出乎意料:


孩子不但认真坚持了整节课,还非常兴奋地当起了“小老师”,和家长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

 

 

 


这让王丹深受触动,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和能力者,没有不优秀的、对学习不敢兴趣、学不好的孩子,只有未被启发和培养的孩子。


对她而言,没有什么比看到孩子具备各项能力,发现内心的热爱,成为一个自驱力的学习者更值得高兴的事了。


 


#4
“新东方老师”身份

是幸福感的源头
XDFer_

 

王丹至今还记得,一次去做校招的时候,她作为项目的师训负责人,在某高校一个近500人的礼堂里面做了宣讲。


她为在场所有学生讲企业文化、项目发展目标、教学群体的特点和作为老师肩上要担负的重任,字字句句,铿锵有力。


站在讲台上时,那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让39岁的她体会到,什么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她发自内心意识到,很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原来不仅是教师职业的性质,还有作为“新东方老师”带给她的“幸福感”。


“作为一位新东方的一线教师,当自己默默无闻地奉献多年,看到自己的学生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时,也会有一种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


难怪当我问起王丹老师在学生口中的绰号时,她突然言归正传,说是“老师”。


学生一句“老师”,就像孩子一句“妈妈”一样,看似普普通通,再日常不过:


对听者而言,却心中自有波涛汹涌,千言万语都抵不过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很高兴,时至今日,我依旧在为这种‘幸福感’而不断努力着。”她脸上带着老母亲的笑,如是说。
 
 

 

 

最后给所有

对编程感兴趣的家长和孩子送上这份

《少儿编程家长规划课》


火速扫码领取吧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