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英国:二战的“衣装战略”(3)
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世界范围的自由独立运动,原本在英国等欧洲势力掌控下的殖民地,在建国的过程中,大都生成了新的服饰。民族国家本就是想象中的社区、共同历史的延续,而服饰则帮助产生想象、承载历史。亚洲强人的标志性服饰,更一度引领了潮流,有的沿用至今。
“非绅士之选”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东印度公司建成。赴印的英国人愈来愈多,却注重保留英式打扮,而非融入当地。托马斯·罗爵士(Sir Thomas Roe)是出使印度的第一任英国皇家大使,莫卧儿宫廷缀满金银丝线、珍珠宝石的华服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当莫卧儿皇帝赐给他一件荣誉长袍时,他服从礼仪地穿上,心中却暗怀不满,在日记中写道:“它更适合伦敦的戏台,而非绅士之选。”
东印度公司要求在印度的员工穿英国布料制作的衣服。这恐怕有点儿讽刺——英国从印度进口的主要物品之一就是布料。分布在各个殖民地的英国官员,大都不愿被当地服装文化同化,担心与引以为荣的祖国文明失联。吃穿用度显地位,文明链上有高低。尤其在非洲殖民地,当地人使用涂料、纹身、兽皮、羽毛等装饰品,习惯性地裸露大片皮肤;偶尔使用布料时,也偏向手工的垂坠、流苏、折叠,而非机械化的剪裁、缝纫、修身。给欧洲殖民者的感觉,就是当地服装在文化、经济上双重落后。于是,当伦敦人高价购买异域衣料以抬显身价时,在海外的英国人宁愿穿着层层叠叠的高领套装,抗拒炎热的赤道天气。尽管伦敦的风尚传到殖民地大都为时已晚,却依然被不断复制模仿。
不但英国人,想在殖民地进入管理层的本地人也追随帝国时尚。新加坡、香港的华人,也逐渐穿起西式裤装,戴上黑色大礼帽,试图将身份与帝国主义统治阶级联系起来,从而得到一份生意合约或政府工作。
睡衣这种最不为外人所见的衣装,代表了本地服饰罕见的“逆袭”,从殖民地反向传播出去。宽松、轻便的睡衣,在炎热的印度次大陆极为实用,英国人回到凉爽地带后依然乐意沿用。
尼赫鲁装与中山装
二战改写了国际格局,许多殖民地人借势反击,用或刚或柔的手段,赢取国家独立。服装作为醒目而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件,也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尼赫鲁装(Nehru Jacket)得名于印度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尼赫鲁,是一种立领的修身上衣,长度及臀,结合了北印度宫廷服装设计与西方影响。与许多反殖民领袖相似,尼赫鲁深谙西方文化,曾经按西式风尚打扮;成为国民领袖后,一举一动受人瞩目,遂回归传统生活方式。
尼赫鲁装在印度及东南亚邻国很是流行。后来反销至西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想要挣脱翻领和领带的西方,也受到欢迎。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丁曾设计了无领版本;英国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穿着它歌唱。邦德系列电影中的不少反面角色,比如《诺博士》中的诺博士、《海底城》中的卡尔·斯特隆伯格,《八爪女》中的卡马·汗,都曾穿它亮相。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银河帝国的官员制服,也借鉴了它的领部设计。
2015年,现任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穿着一件尼赫鲁装接见了奥巴马的访问,后来这件衣服拍卖出近70万美元的高价。
尼赫鲁装的中国同伴,非“中山装”莫属。在英语世界里,它通常被称作“毛装”(Mao Suit)。中山装的原设计者是孙中山,结合了日式洋服、学生装、西装的元素,衣服上的四个口袋和五粒纽扣,还有“四维”、“五权”之说。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不照搬西方风格。上世纪二十年代,国民政府的公务员,需按律穿着中山装。在那时,它对年轻的革命者而言是重要的“风尚宣言”。
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身着中山装,宣布新中国成立。改良版的中山服在整个国家流行起来,象征着无产阶级的团结,标准化的设计,不区分阶层与性别,宣传大同的理想,构建起一种共同的国民身份。男女老少都穿着它,胸前的口袋里,或许还藏着一本小红书。
这种中性的绿、灰、蓝色中山装,近年来在香港和上海的精品店里又悄悄出现,购买者多为年轻都市人,透出一丝后现代的微妙时尚态度。
(责编: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