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圣火:阳光下的第一棒
奥运火炬接力的终点理所当然的是奥运主体育场,但起点可以让主办国发挥想象。伦敦奥运火炬的起点选择的是“天涯海角”,Land’s End(意为地角)这个名称就说明了一切。
这里一面是一马平川的草场,另一面是临海峭壁,树立在地面上的白色石柱上一面写着“起点”、另一面写着“终点”,完全取决于你面向何方。
奥运火炬传递周六(5月19日)一早七点左右开始,记者要做的就是走在时间的前面,于是,和同事一道四点半抹黑赶往“天涯海角”。
原以为,最疯狂的游客也不会在夜幕沉沉奔往地之角,但驱车越临近终点时,越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们徒步朝Land’s End走去,其中不乏孩子们。
一名工作人员对我说:“早上四点半,我就看到有一位妈妈,推着婴儿推车去Land’s End。”
她很感动,也让我感动。可惜,没有见到这位妈妈。
一缕阳光
已进入五月下旬,临海边仍寒意阵阵,身边的记者见面的第一句话都在问“今天天气怎样?”
天公作美,好几天没见阳光的Land’s End的天际边露出曙光,远处听见孩子们阵阵的欢呼声,他们是来自“康沃尔角”(Cape Cornwall)学校的孩子们,挥舞着国旗,坐在火炬接力传递路线旁的矮墙上。
天色越来越亮,阳光洒在Land’s End的地标牌上,附近,当地居民踩着高跷、身着节日服装,打着鼓、跳着舞,一路走来,今天是他们的节日。
康沃尔郡主席帕特·哈维(Pat Harvey)女士对我说:“这是最难忘的时刻,火炬能从这里开始传递,是展现康沃尔的最好时刻。”
哈维女士说,为了确保火炬接力的“开门红”,郡政府的员工们加班加点,唯恐失误。
说话间,一名身着一袭白色运动衫的运动员手持奥运火炬走来,他就是奥运火炬接力“第一棒”、英国最成功的单人帆船选手本·安斯利(Ben Anslie)。“第一棒”的殊荣已让他早在圣火传递前就已被媒体普遍曝光。
安斯利三夺奥运金牌,最近的一次是北京奥运会,倘若伦敦奥运能在家门口夺冠,他将成为史上最成功的帆船赛艇选手。
35岁的安斯利曾在康沃尔郡训练,离Land’s End并不远。当选第一火炬手并不出人预料。
如履薄冰
顺利交接火炬后,安斯利在接受我采访时说:“我感到自豪,这是整个国家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人参与到奥运会的机会和时刻。”
安斯利三夺奥运金牌,应该说心理素质很好。 确实,安斯利显得和平静谦和,场外不少记者呼喊着要安斯利来几个兴奋洋溢的动作,安斯利还是很稳如泰山。
安斯利有自己的考量。他说:“老实讲,我有点紧张。这是一个重要时刻,我得带个好头,责任重大,千万不能绊倒。感谢老天,我顺利完成。”
的确,用安斯利的话讲,训练比赛是他几乎每天要做的事情,但火炬接力是“一辈子仅有的一次机会”。
同样如履薄冰的还有当天乘坐直升机运送圣火火种的海军中尉里奇·福尔(Rich Full)。他说:“我要做好三件事,停稳飞机、别摔倒、火别灭,然后顺利点燃安斯利手中的火炬。”
激励后代
伦敦奥运的一个重点就是鼓舞年轻一代更多地参与到体育中来,从十年前伦敦开始竞标时就提出“下一代”的口号,从希腊取回火种的贵宾团队中也有五名年轻学生的身影,今天的火炬传递也引来不少学生的到来。
12岁的卡丽斯·米尤奇(Karris Miucci)说:“我想这会鼓舞更多年轻人投身体育,看到这么多运动员在家门口比赛,真的是激动人心。”
伦敦奥运火炬接力就此拉开帷幕,首天晚间抵达普利茅斯,那里将有盛大迎接火炬的晚会。70天的火炬接力历程里,按照伦敦奥组委的安排,希望能确保95%的英国居民都在火炬传递路线10英里的覆盖范围内,让尽可能多的人能亲身感受奥运。
的确,当火炬离开Land’s End抵达附近城镇彭赞斯时,很多市民都夹道欢迎,孩子们挥舞着旗帜,有的还举着火炬形状的工艺品,来欢呼加油。
本·安斯利最后说:“火炬接力开始,意味着比赛进入最后备战关头。我现在就是要回去刻苦训练,以最好状态参加伦敦奥运,希望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