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儿子,把我赶出了家:暑假过半,我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作者:新东方家庭教育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2024-08-06 15:03
有博主分享,她11岁的儿子,打电话让她不要回家。
点进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她儿子要在家招待朋友,不想让妈妈打扰他们。
弄清原因后,她不禁吐槽:
“明明是孩子妈,怎么像娃和朋友间的第三者。”
“说好的要和妈妈永远在一起,结果一长大就变卦!果然是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我还在担心之前和儿子分床太早,儿子却已经开始嫌弃我。”
原本她想着,儿子马上到青春期了,正好利用暑假时间,和儿子好好相处,增进下感情,不曾想,暑假过半,亲子关系不但一点没增进,还被儿子推得远远的。
她担心之后儿子是否会从不想让父母打扰他,发展到门口挂个“请敲门”的牌子,再到什么事都拒绝父母参与,最后变得开始嫌弃父母,甚至一言不合就直接和父母开战。
《与青春期和解》中写过,这种现象其实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亲子关系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一方面,孩子的自主和独立意识逐渐萌芽、成长,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已经足够成熟;另一方面,父母却依然视孩子为长不大的儿童。
孩子想要“突围”,父母想要“包围”,冲突便产生了。
但其实,很多亲子关系到了青春期,突然爆发出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青春期孩子不是突然变“坏”的
最近,在网上爆火的15岁小孩哥@初三八班王南皓,在一则反向教育家长的视频中,讲了发生在他同学身上的一个故事。
这个同学为了攒钱买一双喜欢的球鞋,别人喝奶茶,他不喝;别人玩游戏,他不玩;别人疯狂消费,他一省再省……
他把自己的所有零花钱,一点点攒下来,终于买了自己喜欢的球鞋,没有向父母张口多要一分钱。
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无节制地向父母索取。
有自制力,有目标,有决断,妥妥的别人家孩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很多老母亲眼中非常优秀的孩子,却被他妈妈赶出了家门,还被指责:“就知道乱花钱!”
确实,一双1000多的球鞋,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并不算便宜。但这个孩子得到这双鞋的方式并没有什么必须被指责的点。
这个故事的结局会发展成什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基本可以预判,这个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孩子,将来势必会和他的父母爆发“战争”。
只是,这场无硝烟战争的“矛”无论对准谁,最终受伤害最深的,都是这个孩子。
有教育学家曾指出,我们总觉得孩子是到了青春期才爆发出各种问题的,但其实孩子青春期看似突然出现的心理问题、问题行为、家庭冲突,并不比他们在其他成长阶段更普遍。
青春期问题,只是家庭教育长久积攒后的导火索。
就像有些孩子突然一到青春期,就和父母争吵不休,说什么都不听,可能只是因为之前长久积累的压抑,借由青春期这个特殊出口做了宣泄。
换句话说,不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突然就一夜间变得不可理喻了,可能父母在孩子之前成长中的一次次否定,一次次拒绝,一次次责骂、打击,才是把孩子推入青春期问题深渊的真正推手。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南京的一个小区,某天晚上,从高楼上的一个窗口,不断摔出水杯、行李箱、奶茶等东西。
这些东西摔到楼下后,甚至砸坏了汽车。
在邻居报警,民警到达后才知道,原来高空抛物的人,是一个带着十几岁女儿独自生活的妈妈。
而她之所以做出这种过激行为的原因,是因为女儿那天回家很晚,母女俩人又发生了争吵,这个妈妈情绪一时失控,才做出了过激行为。
以小见大。
偶尔的情绪失控可以理解,但情绪失控到发展成高空抛物,几乎可以想象到,日常相处中,这对母女的亲子关系已经到了多么剑拔弩张的地步。
就像这位妈妈事后所说,她女儿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变得特别叛逆,俩人每天都是水火不容、争吵不断。
同为独自带孩子的母亲,非常理解这个妈妈自己带孩子的辛苦,也理解她看到孩子晚归时的担心,更理解中年期妈妈撞上青春期孩子的无助和无奈。
但是,父母之所以是父母,不就是因为我们比孩子成长得更多,心性比他们更坚定,情绪比他们更稳定吗?
大人的困境和痛苦,买单的不该是孩子。
孩子需要的,原本该是到了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当他们面对自己的身心发展,出现无措时,父母能为他们托底,能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这个从孩子成长为成人的过渡时期。
在一本书中,看过这样一段话:
一位戴着围裙的母亲说,大自然母亲用她所有的智慧,给了我13年的时间来爱我的孩子,直到他成为一个青少年。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阶段,但不是一个问题阶段。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进入青春期后,确实会发生改变,但不会变坏。
换句话说,如果在青春期前,父母和孩子之间已经形成了长久稳定的良好关系,即使到了青春期会面临一些变化,但是,之前种下的爱和信任,却会帮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完成这次转变。
记得有次看一篇青春期养育的文章,评论区有家长现身说法:因为我曾经给了孩子很多懂得和理解,所以即使到了所谓“麻烦”的青春期,他反而没有出现那么多问题。
所以你看,青春期问题,本质上暴露的,还是亲子关系的问题。
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曾说,当父母和青春期之间的观念出现冲突时,父母先做出改变,亲子关系才更容易改善。
而且,青春期也分青春期早期、青春期中期、青春期后期,如果父母能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沟通和相处,养育往往会事半功倍。
1、青春期早期(10岁——13岁)
身心发展特点:
进入青春期初期的孩子们,会经历身体方面的成长疼痛,饮食、运动、睡眠等各方面的变化;
因为前额叶皮层的成熟,他们会试着像成年人一样思考;
他们会经历自我怀疑阶段,对他人的评价相对在意;
他们的大脑开始进入抽象观念、假设情境和形式逻辑;
多巴胺活跃度迅速增加,所以他们也会去尝试做一些有风险的事情;
他们的思维不再是童年时期的非黑即白思维,而是会转变出能接纳和想象更多的可能性;
他们的高级思维开始发展,但却还没有那么完善,所以会发生一些类似的有趣现象,比如他们和你吵架时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但在人际交往方面,情商却总有那么一点迟钝和幼稚;
应对方法和建议:
多对他们身体方面的改变提供一些关注、安慰和帮助;
对他们认知的改变和更多的可能性给予鼓励,但也对他们不成熟的想法和行为多多包容;
当他们出现触犯原则的冒险行为时,多提醒孩子“踩刹车”,有时候父母也可以适当地帮助孩子去做“刹车系统”;
保护这一阶段孩子敏感的心理状态,不当众对他们进行批评,不翻旧账;
鼓励他们多参与有兴趣或擅长的事,多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发展正能量的友谊,但不限制他们的交友权;
2、青春期中期(14岁——18岁)
身心发展特点:
寻求身份认同,是贯穿整个青春期中期的核心问题;
青春期早期是孩子们把自己和父母区分开的过程,而青春期中期是他们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分开的过程;
他们会沉迷于身份的外在表现,比如突然用一些奇怪的、刻意的行为,来展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
他们会相对“自以为是”,会用指责成人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无所不能;
他们更加追求个性,也更藐视权威,会反对父母制定的规则。
应对方法和建议:
建议他们多尝试、多参与,但不直接告诉他们你的决定;
给他们提供一些替代方案,但不直接伸手去安排他们的生活;
如果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可以多问一些帮助他们思考的问题,比如“从长远来看什么会让你更快乐?”“你权衡过利弊吗?”“有另一种方法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们鼓励他们独立,但不意味着放弃父母的权威和责任,相反,当他们外出时,我们至少要知道他们去哪里?同伴是谁?去做什么?
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自由,但要提前和他们谈好明确的底线,和触犯底线后会受到的惩罚。
3、青春期后期(18岁——25岁)
身心发展特点:
青春期后期是一个由青春期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他们开始离开父母承担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最大的变化是期待父母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
他们基本已经进入大学生活,会更加独立,除了经济支持外,基本很少需要父母的帮助;
他们和父母交流的频率会进一步减少,开始尝试自己照顾自己;
他们可以接受来自父母的建议或者爱意,但他们却不愿意再依赖于父母。
应对方法和建议:
我们可以对他们的学习内容、社交生活表示兴趣,但要把他们自己的日常管理权交还给他们;
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能直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任何时候都不要用金钱尝试控制这一时期的孩子,因为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欺凌;
不要频繁催促他们给你打电话,也不要频繁催促他们回家;
当孩子向你诉苦不适应大学生活时,最好不要否定他们的不适感,也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生活状况和你当年的情况作比较;
如果他们短期内还没有找到与自己职业规划相符的方向,请告诉他们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往往比立马拥有一份明确的工作更重要;
接受他们把我们排在他所有事项中靠后的位置,也接受父母不再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实;
不在空间上束缚他,不在情感上疏远他,把已经迈入成年的孩子当做我们的朋友,和他们建立起更新、更好的关系。
其实说了这么多,换个角度来看,青春期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一个新关系的开始,也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一个旧关系的结束,我们从曾经富有权威的家长,逐渐转变为孩子的倾听者、引领者、旁观者……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推出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认证培训》课程,包含多位一线教育学、心理学权威教师多年的方法指导和实践经验。
这门课程,就是在以更科学、权威、全面的角度,帮助父母朋友们更了解孩子成长中的每一阶段。
新的一期课程即将开始,我们一起携手,在每一个特定的阶段,给孩子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养育,让孩子能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