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少说这四句话,亲子关系改善从此刻开始
作者:新东方家庭教育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2024-08-22 10:02
中年以后,不要再在孩子面前说这4句话,否则毁了孩子还不自知……
有句话说,父母最顶级的自律,是管好自己的嘴。
父母的嘴里,藏着孩子的运气和未来。
那些真正有智慧的父母,都会把守好自己的嘴当作一门功课。
因为他们知道,有些话,一旦说出来,可能会毁了孩子还不自知……
不说抱怨生活的话
知乎上一个网友的故事,让人心疼。
她从小父母离异,由妈妈一个人抚养长大。妈妈只是小学文凭,找不到太好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养活她。她体谅妈妈辛苦,也很懂事,从不主动向妈妈要什么。衣服是捡别人穿旧的,吃的也是最朴素的。她说,虽然生活贫穷,但只要和妈妈在一起,她觉得也很幸福。可随着她渐渐长大,妈妈也许是因为压力太大,抱怨的话也越来越多。不仅会每天在她面前抱怨自己的工作很辛苦,还经常埋怨都是女儿拖累了自己。有次老师组织参观博物馆,她实在渴得受不了了,就用买文具的钱,买了一瓶最便宜的饮料。没想到回家后,妈妈看到她手里的饮料瓶,就开始连珠炮似地朝她轰炸:
“你不知道我工作多辛苦的吗?还这样浪费钱!”
“我再渴都舍不得喝一瓶饮料,就想把钱留下来给你买学习的东西。你倒好,随随便便就把钱挥霍了!”
她说那一刻,看着妈妈一边大哭一边骂自己,她觉得自己仿佛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恨不得把喝进去的饮料全部都吐出来、装好,还回去换成钱。虽然长大后,她逐渐理解了妈妈,知道她不过是因为生活太苦,积累了很多情绪,对最亲近的人发泄罢了。但她永远也忘不掉,母亲崩溃打骂她时,她心里深深的无措和负罪感。
《正面管教》中写道,父母对生活的态度取向,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比如总是喜欢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父母,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愤怒、沮丧或者想报复的情绪。
就像这位网友,她说因为从小听了太多母亲对生活和命运的抱怨,长大后的她,一方面,对母亲这种情绪发泄的行为,产生过愤怒;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很没用,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母亲这么辛苦。
说到底,父母的抱怨,除了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外,还会把孩子也拖入痛苦的深渊。
不对生活抱怨,不对命运诉诸不公,把生活的苦和累,酿成生活点滴的蜜。
做不抱怨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不说贬低伴侣的话
每次看电影《万箭穿心》,都觉得很窒息。
影片中的女主李宝莉,年轻时长得非常好看,又自认是城里人,一直看不起自己的“乡下人”老公马学武。
要搬家,她当着儿子的面,不管不顾地骂起了老公,吓得儿子缩在爸爸身边一动都不敢动。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她一会儿嫌弃老公穿的外套太脏,一会又有夹枪带棒骂老公在外偷腥,全然不顾儿子在一旁,左右为难地看着他俩。
只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说,在孩子面前持续贬低伴侣,其实是一种非常伤害孩子的行为。
很多父母在婚姻中贬低对方的同时,会下意识拉孩子站队,一旦孩子不站在自己这一边,就会去指责孩子。
最后,孩子反而成了父母较量中的情绪宣泄桶。
有句话说,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在孩子面前刻意贬低伴侣。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父母彼此尊重,是给孩子作的亲密关系的最好示范。
有情感咨询师曾分享,他的一位来访者,曾两次在结婚前悔婚。
而原因仅仅是,小时候妈妈常在他的面前贬损爸爸,他想帮爸爸说话,又怕得罪妈妈。
强势的妈妈,懦弱的爸爸,每天的争吵,还有一个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他。
这些累积在一起,让他从小就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
而且因为出于对爸爸的同情,他内心隐含了很多对妈妈的愤怒。长大后,对女性也总是存在一种隐藏的攻击情绪。
其实,他是在用临阵悔婚,报复当年的妈妈。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曾说: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
想要孩子长大后过得幸福,先从夫妻双方彼此尊重开始吧。
不说自怨自艾的话
马斯克的妈妈梅耶,31岁成为单亲母亲,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42岁攻读博士学位,46岁还在外租房,50多岁才搬到纽约,签约了一家大型模特经纪公司。
她的卧室曾经被用作办公室,有时候她只能睡在沙发上。最穷的时候,孩子们只能用最简单的餐食解决温饱,因为食物单一,儿子马斯克甚至对吃饭产生过恐惧。但即使面对这样的困境,初到纽约的梅耶,在带着二儿子金博尔站到时代广场的巨型广告下时,依然会说:
“总有一天,妈妈会出现在其中的一块广告牌上面。”
她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也影响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多年后,她的孩子们也和她一样,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下,一一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一位美国作家曾说过:“世事无常,人生总会遇到各种我们难以控制的外在因素,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至少能够做到改变自己。”
为人父母,总会遇到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但无论如何,都请不要把负能量传递给孩子。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父母的觉醒》中也写过,我们接纳孩子的能力和接纳自己的能力密切相关,我们尊重孩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尊重自己的程度。
不自怨自艾,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
当父母把这种态度和信念传递给孩子时,孩子的眼里就会有光,脚下也会有路。
不说消极低能量的话
“你受过父母的精神折磨吗?”
有网友分享,他是那种典型的教师子女。父母都是老师,对他的要求也很高。
在他家里,没考好就是原罪。
妈妈是小学老师,总能第一时间知道他的分数。
小时候,他从妈妈自行车轱辘撞铁门的力度,就能判断出他的考试成绩怎么样。
只要他考得不好,爸爸妈妈回家之后,先会给他“表演”唉声叹气。
然后开始分析他的成绩,最后得出的结论,不是他太贪玩,就是他太马虎,或者就是他太笨。
总之,在父母的眼里,他没有优点,永远都是一身缺点、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顽劣学生。
而这些还不足以让他窒息,最让他绝望的是,每次爸妈做完成绩分析后,就再也不搭理他,似乎在用一种无声的语言告诉他:“你没救了!”
更夸张的是,哪怕他考了满分,父母也能挑出类似“卷面不干净”、“解题方法不够简单”、“检查遍数不够”等问题。
在这样的低气压环境中长大的他,很多次考试都是靠作弊才拿到高分,到高中后再也跟不上了。
直到这时,他的父母也没有反思过自己的养育方式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反思过自己说的话是否伤害过孩子,而是继续从他身上挑新的错处。
有人把这种浑身负能量、总喜欢挑别人错处的父母,称为“行走的乌云”:
家里掉几根头发,他们会以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为理由,责骂孩子很久;
孩子想要自己尝试着做家务,他们会埋怨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团糟……
这类父母的话里,永远都是对孩子的否定。
他们看不见孩子的好,也似乎见不得孩子的好。
但他们忽略了的真相是,父母养育孩子,其实就是在照镜子。
表面看,他们是在挑孩子的错,但其实暴露的是他们自己的消极和低能量。
父母的一句话,看似只是轻飘飘的一粒尘,但落在孩子的世界,就可能是影响他们的一座山。
父母的嘴,在塑造孩子未来的路。
如果你希望孩子拥有健康、积极、快乐、向上的人生,那么有些话,请记得一定不要说。
有人曾评价,我们是第一代自我觉醒的父母,我们学会了自我成长和关系审视。
我们一面治愈自己,一面和解父母,一面保护孩子。
我们不希望那些曾落在我们身上的伤,化为锋利的剑,去伤害我们用心爱护着的孩子。我们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我们时刻在自省,我们也在努力让自己和孩子都更好。虽然过程跌跌撞撞,但我们从不曾放弃。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推出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认证培训》课程,包含多位一线教育学、心理学权威教师多年的方法指导和实践经验。
这门课程,在我们做学习型父母时,能给我们更好、更多、更实用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