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亚飞(集团):语言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起点是learning,终点是acquisition。中间的部分就叫curriculum design。
徐佳慧(北京):在使用新型教学手段之前一定要evaluate it,step back from it,not just try it because it is
based on new tools and ideas. 一定要问问自己:
Are there principles behind our practice?
田静(北京):Dr. Linda Fisher分享了Principles gleaned from research in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然后,组织大家小组讨论,最后做presentation。范老师先做了示范。




(广州梁莹莹笔记分享)
陈驰(成都):DAY2,@Cambridge.参观剑桥最古老的私立高中The Leys School。总共七百多名学生,每个班8~10个学生。超级美的古老校园,教堂、美术馆、音乐教室、各种体育课。偷拍了学生上表演课的照片(没照着脸,算保护未成年人吧)。感触很深的是,他们的国际部主任Ann说:我们在teach a whole person! 虽然我们这些扔野地里也自由成长的中国孩子还是善良健康,但是这种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感受,让每一个人尽量发挥潜力的教育理念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学习也是需要成本的!他们一学期九千磅,一年三学期,所以精英的培养也是需要大量物质的基础!
范亚飞(集团):DAY4@Cambridge!今天是剑桥大学教育系的Dr. Linda Fisher谈论有关二语习得教学方法,相当有启发性。首先,她强调了research 的重要性。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和研究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方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不仅仅是research consumer,也是research producer。其实正好与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其次,Linda和我们分享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大家展开了非常热烈的讨论。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还是有很重要的影响,正如外教无法真正了解中国学生的语言问题一样,相同的语言背景更容易实现第二语言的习得。我们觉得L1和L2的使用与否以及使用的比例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水平。最后,我们探讨了8个教学的原则。每一个都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准则。虽然只是短短的三个小时,我们并不能将教学的每个方面都深入讨论,但是在与世界一流的学者交流以后,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正如Linda所说,我们是中国的老师,我们最了解自己国家的问题,我们做自己的研究,成为自己国家英语教学的专家,也只有中国的专业的老师才能更好的教好本国的学生!
王鑫(哈尔滨):剑桥大学Dr Linda 的lecture 中最受益匪浅的一个理念是Research is very important. 教师在教学时要了解个体差异 这些都应建立在教师所做的research上 调查教授群体的需求在授课中至关重要,这是成为一个professional teacher 的必经之路。
范亚飞(集团):新东方教师在教授技巧或者说上课呈现技巧方面绝对是大师级的。但是,我们缺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建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活动经验有余,高度欠佳。从哲学上讲经验主义是归纳阶段,建构则是经验之上的体系构建。培训师要有自己的体系构建才能使得新教师培训具有可复制性。另外以往的师训活动多以培训师讲,新教师听为主,效果堪忧。未来我们培训师要更多了解翻转师训模式。翻转的本质就是从行为主义的teacher-centered 变成建构主义的student-centered. 这个中间的设计是一门艺术。从learning 到acquisition 中间路径设计就教课程设计。learning 是教学目标,acquisition 是教学结果。中间课程设计是体验。好的教学是体验与结果都好。新东方以往课程体验很好,结果需要提高。这是需要大家思考的问题。
熊颖(武汉) :
Within the test-oriented educating system in China, it's quite embarrassing in utiliz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rategy in routine classes. Within the limited course length in training schools, it's really difficult to help students acquire but not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Sincerely hope we can drive some changes, starting from here, New Oriental.

(文煦刚老师抓紧一切时间做作业)
熊颖(武汉):作为短训,新东方似乎不能运用二语习得的很多理论,其实不然。大部分教师到三年以上感觉到瓶颈其实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理论体系的启发,经验主义到头了需要“活水”。
文煦刚(北京):非应试老师绝对可以用,而且必须用,以前就是弯路走太多。国内也不缺二语习得,教学法的书,但大部分是全英文,而且可操作性未必强,对于很多新老师来说门槛太高。昨天Dr. Fisher也说了不必每个老师都是研究者,靠谱的方法就是少数人研究然后对多数人科普。教学法结合新东方擅长的presenting technique就完美了。
文煦刚(北京):很好。考试类教师同样需要懂教学设计,否则容易沦为“演员”而不是“艺术家”。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不少老师把教学变成了“表演”。表演并非一无是处,好的教学恐怕是根据不同对象融合表演、科学、艺术于一体的一种东东。
武汉(王瑾):第二语言教学法Dr. Linda Fisher 教师在教学中的八条principles:第五条提到的comprehensible input正好符合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我们需要关注孩子在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通过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从individual differences出发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思考的同时,运用student-centered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归纳出答,并有效运用。
徐佳慧(北京):
English as a writer responsible language goes in parallel progression: AB BC CD. While our language is reader responsible that goes sequential progression: AB CD EF.
陈文笠(上海):Reader responsible和writer responsible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是否更多表现为如果学生上了我们的课,一些知识点没听懂或理解(不是未掌握,因为掌握依赖于练习),是teacher responsible还是student responsible。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地将此归罪于学生的悟性不高,但是否有时候也是教师的表达不清,或者是对学生报班的引导不足。所以我们现在所采取的customer oriented,正是更多地将传统的student responsible转化为更为西方逻辑的teacher responsible。
(责任编辑:张英伟)
更多内容请关注》》新东方教师培训与管理中心访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