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热点专题>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深度访谈>正文

林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亟待解决

2015-02-13 15:58

来源:新东方网

作者:

林莺 福州市教育局民管办主任

林莺 福州市教育局民管办主任

  关梅林:欢迎福州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处林莺主任远道而来,参加本次论坛您有什么样的感触想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林莺:我是第三次参加新东方家庭教育论坛,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倾听孩子的声音是我们平时工作当中所缺乏的,教育工作者在制定很多政策的时候,很少关注到孩子的声音,而是站在行政的角度,对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比较漠视的。特别是我们从事民办教育的,感觉到公立学校的一些老师在这个方面有欠缺,比如不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总是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禁止的语言多,鼓励和支持孩子的语言少。

  民办教育所具有的个性化,有利于弥补这方面的缺失,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肯定在个性发展、学习能力方面也不一样,比如一对一专业性的辅导就是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这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缺漏,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关梅林:看得出来,福州的民办教育还是非常重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及个体化的心理需要的,在很多办学或培训方面做了努力。

  林莺:是的,像在福州市民办教育比较发达的一些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从事中小学培训的工作当中很多就涉及到家庭教育,他们也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的活动,培训机构各自承担部分的教育职责,比如这个培训机构是从事艺术类的,那么他们可能就举办艺术类相关的家庭教育活动,让家长一起聆听,跟学校的教育结合起来,这也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关梅林:可能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中,民办教育只是对公立教育教学上的补充。现在看来,民办教育承担了很多的责任,而且关键是让家庭和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还有健全的人格。看来福州的民办教育真的是走在了前列。

  林莺: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我比较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福州市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占了一定的比例,务工人员整天忙于生计,有的根本没办法管孩子,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完全交给老师就可以了,而家庭教育的缺失、亲情的缺失,父母长期不跟孩子沟通交流,交流也基本上无话可说,家庭教育处于非常缺失的状态。其实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些孩子也应该享受到阳光雨露。有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也不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需要一种社会的关爱。如果我们有家庭教育的志愿者能够到学校,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学校来开展活动,来帮助孩子成长,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也想尝试,因为他们太缺乏爱。

  关梅林:留守儿童或者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们忙于生计、忙于生存,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对孩子陪伴的时间都非常有限,更谈不上有质量的教育。如果教育部门能够动用社会力量给予这些缺乏资源的家长们一些好的教育形式、内容,帮助家长去弥补自身所受的知识能力局限,那么我相信很多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弟也有机会健康地成长,而不至于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一些发展的问题、行为的问题。

  林莺:很多问题少年因为亲情的缺失,没有人管教,导致一些暴力问题,这也比较多地出现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身上。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如果社会有力量通过行政机构或通过社区来干预,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

  关梅林:那未来您也希望在您的工作范围内,把这个工作做一些推进吗?或者现在有什么规划吗?

  林莺:我也很希望做这项工作,如果在政府财力充分许可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拨出专项的资金来做家庭教育,让更多的父母能够承担起更多的家庭教育的责任。我们很希望能够培养一批家庭教育的志愿者、义工,深入到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读到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以后,基本上就不读了,甚至小学毕业就辍学了,他们看不到未来,也看不到希望。如果我们能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就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以及家长的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合格有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政府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关梅林:在这么多教育工作者的倡导下,相信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会拨出专项的款项,能够真正更好地去开展一些相应的工作。(主持人关梅林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

(责任编辑:蔡安)


教育头条

  • 大学
  • 留学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热搜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