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杉:二代崛起与教育限度
2019-11-16 14:18
来源:新东方网
作者: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刘云杉
今天,我非常愿意在这个场合和大家来讨论一个问题——二代崛起和教育限度。
一、中国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背后有这样一对概念,一个叫竞优,一个叫竞次。竞优是和最优秀的比,和世界最一流的比;竞次是比谁犯错少,谁的风险少,谁的瑕疵少。竞次的背后,孩子的创造力没了。这个问题其实是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体制性的困难。
中国的教育改革到底在做什么?我们把近二三十年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样一个对立走到了“精约教育”和“博放教育”这样的一个版本。
精约教育,是要把一个发动力像一个发动机一样嵌在学生的心中,所以学校要用一套非常细致严密的制度,确保学生在这个苦中苦之后一定是习惯的养成,意志的磨砺以及高远的快乐。
另外一个博放教育,我们能看到个性化的课表、兴趣、选课、取消班主任,集体教育成了负资产,让每一个人在集体之外变得伟大。
在精英的塑造上面,已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分歧,那就是中上层阶级开始选择和享受素质教育的时候,中下阶层仍然信任和选择的是应试教育。或者说,中上层阶级学校里面做的是非常热闹、好看的素质教育。
二、全球二代的崛起
全球竞争里面的人有开拓者,有演示者,还有依附者,只有少数的开拓者才被允许有思考的权利,这个比例不会超过15%;中间是演示型,还有依附型,从事非常单调乏味的工作。我们知道这样一个全球的结构背景之后,大概就能够解释教育的竞争为什么这么激烈。
之前我们相信的是人力资本这样一个概念,它更多的是看你学了什么,你能做什么。今天我们相信的是人格资本这个概念,它更多是看“你是谁”,告诉我们你的故事,用你的简历,用你的履历呈现一个立体化的你是谁,你是谁决定了你能做什么,它更多地是你的驱动力,你的进取心,你个人的特质、个人的兴趣。
所以,在这背后你就能看到我们在面对什么样的教育选择,这个选择到底是一个机会还是陷阱?在教育选择的1.0版本里面,我们相信智商加一个人的努力等于成就;到了2.0版本时,尤其是财富阶层出现以后,你会发现家里面有什么样的资源,这个资源背后孩子有什么样的偏好或者兴趣。
三、中国二代崛起与教育期待
1.教育期待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习惯了向上发展的速度,同时我们还有了一个财富阶层的出现,教育在这个地方成了维持和防御家族地位和财产保护的机制,40年之后向上流动的激情也会碰到整个结构日趋稳定。
教育作为一个传统的路径,它其实开始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当然在这个背后,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也在慢慢变化。可是之前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教育是唯一的期望,不允许失败,甚至不接受平庸。
那么,学校和教育很重要的功能是什么呢?它赌命运与身手。教育今天已经变脸为现代社会核心利益的分配的代理机制。进入大学不仅是个人的成就,更代表一个家庭长年持续的努力,在我们这样一个素有平等基因的社会里边,教育被期待为维持社会公平的一个安全阀。
2.教育的限度
在当下的教育和社会结构之间有两股力量,一是政府承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享受优质教育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二是大众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
当社会在不断淡化考试的选拔功能,我也想过激烈的竞争其实是一个全球和我们社会结构的变化。但当你的教育改革只是在内部去淡化考试选拔功能,让每一个学生去体验成功的背后,我们能看到高考改革和中考改革背后的多元选择。
3.教育的次序
教育的次序有三层:首先要创造一种道德的情绪,去培养他的心地;其次是练习做事的能力;最后才是他的脑袋。
今天,我们首先谈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二代崛起,然后又谈了教育的限度和可为。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