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热点专题>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深度访谈>正文

刘云杉:回归教育本质,家校共同育人

2019-11-16 21:44

来源:新东方网

作者:

刘云杉:回归教育本质,家校共同育人

嘉宾:刘云杉(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佟新(左)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育人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主持人:我们传统意义上来讲,教育至少是人格的教育,或者说是心智的教育,那么这个教育由谁来承担呢?

  刘云杉: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开篇就指出,教学的艺术是让一切人能够迅速、准确、彻底地接受教育,它包括知识教育、德行教育和信仰教育这三根柱子。如果德行和信仰这两根支柱没了,只剩下知识教育,即便加上所谓的能力,教育的大厦是不稳的。教育最核心的是教育性的教学,就是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一个整全的人的培养,教师是以人格的影响站在学生面前,是人对人的影响,而不是某个课程的兜售者,只卖碎片的知识。

  如果老师被扭曲成为课程的兜售者,我们就会发现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权威没有了。教师不管、也不愿意管学生。在所谓的师生平等面前,更可能是学生失教。也有人认为品德教育、人格塑造只是家庭的事情,将智育与德育分离,如同将教学与育人分离一样。都是扭曲教育的内在特征。虽然今天家长对学校教育高度参与,他们高监督,也高焦虑,学校在这样的家长面前,它的教育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受到挑战。

  教育有其内在的秩序,即心、手、脑的和谐教育,它有内在的秩序,首先是心的培育,其次是手的能力的实践,最后才是脑,这是教育的秩序。心的教育指一种道德情感,一种信任、感激、服从的感情,一种道德的良知,这既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很多家庭、很多父母只关心知识教育、参与孩子的高竞争与高选拔,但是对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确是一个认知的盲区、实践的空白。中产阶级的父母忙于挣钱、应酬,花很多的钱把孩子外包出去,交给各种各样的课程、项目,但是人的培育、心的教育,爱的教育,常被不恰当地忽视了。

  再来看学校,现在一些学校在争议将惩戒权交给教师,把纪律的手杖还给教师,教师有就责任、有权威管理学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中国教师的传统是人师,我们的制度该如何保护、尊重这样的传统。我认为需要的不是激励机制,而是少点干预,不要那么多的控制,不要那么多的绩效评估,让老师们能够安静做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大多数教师是关心学生的,是关爱学生的,减轻外部干扰就好。

  教育的改革要找准症结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帖子叫《南京家长已经疯了》,是说教育局、学校撤销了很多考试,甚至不做作业了,觉得这是减负。但家长会急,说这个市场竞争是需要的,所以怎么来应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矛盾,对于家长而言该怎么做呢?

  刘云杉:这个背后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教育竞争,不过是激烈社会竞争的一个外显的场域。中国教育不能是简单地学习北欧、移植美国模式,那里资源非常丰富、人口少、福利高,竞争少,学习只是学习,学习只与年轻人的成长有关。但在我们国家,教育事关生活机会,事关整个家族的运势,它甚至被扭曲成为一个“赌场”,人人都可赌命运于身手。高竞争、高压力,不真正理解压力的来源,只从教育内部减负,学校减负,3点半放学,学生到哪去?学校减负,把教学与育人的核心责任分散地外包出来,这就有了便宜的公立教育与昂贵的私立教育之间的矛盾,也有了教育的高焦虑。不用理智的清明来面对问题的实质,只改病名不改病症,或者用简单的行政手段,头疼医头,常常是南辕北辙。教育少些干预,让校长、教师按常识、按常理、按常情办学。

  知识改变命运?还是“教育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

  主持人:传统意义上,有句话叫做知识改变命运,那么知识在今天是不是可以改变命运?我们如何实现这句看起来很有激励的话。

  刘云杉:我几年前专题写文章讨论过这个问题,到底是知识改变命运呢,还是教育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如果命运只是社会地位,只是外在的偶然的运势,教育变成一个逆袭的杠杆,这是教育的异化!教育是培育人的,重要的是让人认识自己,即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所长所短,知道自己的限度;其次,自强者胜,这是意志的教育,能够在能力和欲望之间建立一个平衡,而不是欲望被蛊惑、被激发,既大过人的能力,也无视人与人的边界,在无限的自我,在处处受限的竞争,又陷入无限的焦虑。

  我们在学校里面学了太多的知识,但意志、手和身体却常被忽视,没有了身体的限制、实践的技艺,以及意志的控制,出现了我说的“无限”与“无根”。教育让一个人从小往上走,出人头地,以个人主义的方式离开,没有了故乡的孤儿;这是无根;另一面,是无限,无限的希望、无限的能力、无限的膨胀,观念、民情的虚妄让一个孩子不能再做一个安静、单纯的孩子,这背后是一个人对一切人的封闭,这个意义上,它成为一个独子。

  社会和家庭的温暖比经济上的支援更重要

  主持人:乡村里面很多孩子在初中这样的阶段,甚至有些孩子连中学都不想上,对他们有什么话想说?

  刘云杉:我暑假去陕北调查乡村的问题,国家精准扶贫,乡村学校还在,但孩子却走了,乡村的学生孩子跑去了城乡结合部、县城,城挤乡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乡村的家庭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父亲都出去打工了,母亲开始陪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已经变相的解体了。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研究,安徽毛毯厂中学的陪读母亲们,陪伴孩子用苦学逃脱苦命,父母做出巨大的牺牲,期待教育投资能有相应的回报。但是在大众高等教育背后,它不仅是投资,更是消费,代价昂贵的消费。

  贫困远不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它是家庭的分离,是情感的匮乏,是机会的缺失。我接触过不少“留守的儿童”长大的大学生,我认为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在被忽视中长大,对人际的不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向上的动力。我们原先认为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贫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资源,但是贫穷也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承受的伤害。学校如何让他们能真正感受到温暖,这或许比学业支持更重要,帮助他们找到他真正能够参与、能投入的群体,让他能够慢慢习得和他人建立信任、温暖的关系的能力,能够对身边的他人、对所身处的群体、对更大的社会,有信任、有依靠、有责任,这是更紧要的事情。

  点击查看》》》2019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精彩内容

教育头条

  • 大学
  • 留学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热搜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