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的老城
2019-03-11 18:45
摩洛哥尽管是个小国家,但大小城市也有几十个,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从城市的历史到城市的颜色,各有自己的故事。在摩洛哥旅行,就是从一个城市走向另一个城市,在不同城市体会不同味道的过程。
不管城市颜色和历史多么不同,走了很多摩洛哥城市,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基本上每个城市都分为老城和新城。这一做法使得摩洛哥所有老城的历史和风貌得以完美保存,今天再现于世人面前,形成强大的文化和历史魅力,让全世界的游客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转悠,在古色古香的寺院民居里品味光阴。
新城基本都造在老城边上,现代化的公寓楼,巨大的商场,宽阔的马路一应俱全。大多数居民都在新城生活,在老城区从事旅游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和呼应。不知道当初是谁的决定,老城没有拆除,只是进行得体的维修。这一明智选择的结果,给今天的世界留下了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摩洛哥光是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就达到十个左右。
整体来说,摩洛哥是一个温和的国家,历史上尽管有过变革,但从来没有出现过革命或者激进运动,人们能够心平气和对待过去的历史,潜移默化接受世界新的理念,不动声色走向未来。因此,在摩洛哥这样一个小国家,我们居然能够感受到一种沉静和大气。想象一下,如果中国近一百年不这么玩命折腾,要是一个个古城还在,中国在世界面前,将会是怎样一个同时充满古意和新锐的魅力国家啊。
随着城市的发展,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城市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老城会明显不够用,大部分国家都会选择在老城边上建设新城。那些不管不顾推倒老城,彻底重建的做法并不是很多。因为一旦推倒老城,就等于把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一起推倒。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却表现得如此另类、出格和激进,动不动就是打倒、摧毁、破坏。尤其是四九年之后在激进思想的指导下,理直气壮破坏古城和文物。北京的城楼,就是1952年开始大面积、大规模拆的,到1958年就拆光了。梁思成拼了老命也没能保住北京城墙。
随着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城市建设加快步伐,我们继续采取不敬祖宗,不要历史的态度。由普通民居组成的老城,更加不在决策者的法眼之中,必欲摧毁之而后快。现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要找到老城区已经难上加难,任何人只要离开家乡十年,再回去寻找自己小时候生活过的街道,几乎都踪影难觅。
在失去老城的同时,中国几代人失去了童年的回忆和对于故乡的眷恋。我们对于历史和祖宗遗产的粗暴态度,让全体人民失去了心灵家园。现在我们大部分人住在现代化的公寓楼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灵魂却常常无所归依,只能在虚空中叹息不止。我家乡的小镇,美丽的青石板街道和街道两边木门青砖的瓦房都被夷为平地,让位于一栋栋没有品味、长相难看的水泥楼。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了回到家乡的一点欲望,那种江南水乡烟雨朦胧的感觉,只能时时在梦中出现,醒来时就变成了呜咽。
到了近几年,我们突然从经济角度发现,古城可以变成挣钱的工具。但除了几处可怜的周庄、丽江、乌镇等地外,古城几乎已经都被拆除。于是在全国各地,一座座假古城拔地而起,各种仿古建筑遍及南北。这些建筑东施效颦,质量拙劣,犹如暴发户穿上了不得体的皇家大袍,望之令人顿生小丑之感。
在这里,真心向摩洛哥人民致敬。每走进一座古城,就多一份敬意。每个古城的保护都如此完整,几乎所有的古城都不允许汽车进入。在菲斯、丹吉尔这样的地方,古城街道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狭窄的街道和小巷,只允许人们徒步在里面徜徉,每一道门和每一堵墙,都显示出时间的沧桑和无言的内涵。不少名人住过的房子,也都做出标记,透露出某种有底气的骄傲。在街道两边小商店里劳作的人们,不管是卖皮革的、铜器的、地毯的,还是卖古玩的,都摆出一付悠闲自得的神气。你从门前走过时,他们会叫卖几声,常常是用日语和我们打招呼,表明日本人来这里比中国人要多一些。当我们告诉他们是中国来的,不少人会改成“你好”来问候,可见这几年中国人也来得比较多了。如果你露出想买的样子,他们就会热情倍增,你要是真心砍价,一般砍下开价的三分之二基本没有问题。也许这种做买卖的方式,千年之前就是这样的吧。
有些古城游客众多,比如在马拉喀什、菲斯等地,小商贩明显狡猾很多;到了更加安静一点的古城,比如舍夫沙万和丹吉尔,小商贩就实诚很多。任何一个古城,都有老百姓居住在里面,生活也许不方便,但祖祖辈辈好像就是放不下这片地方,是家族的血脉所在。在菲斯,驴子变成了日常运送物资的工具,被称为古城里的UPS。
政府也在不破坏结构的前提下为古城做一些改造工作,家家户户基本上都通了电,也有不少人家安装了自来水。但依然有不少人家没有水源,因此每过几段街道,就会有一个贴着漂亮马赛克的水池出现,可以拧开水龙头取水,不用交费。据说这种供水系统自古就有,只不过过去是引山上的泉水,现在变成了自来水龙头。走在任何一个古城的小街窄巷中,都会有一种时空的穿越感,有时感到自己行走在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市场,有时感到自己回到了儿童时的家乡小镇。在古城独步,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嚣和匆忙,多一份清净,多一份悠闲,真是难得的生命享受。
保护好历史,民族才会有根基,有厚重,有继承,有继承之上的创新。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一点点叠加而成的。扫荡过去并不能使我们变得更加伟大,反而使我们失去了依靠和凭借。我们天天空喊拥有五千年文明,但在那些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以及“大裤衩”和鸟巢等另类建筑中,我们确实找不到中华文明的任何痕迹。我不反对建设这些现代化的大楼,但与此同时,我们真心实意保护一下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只会使我们得到世界人民更多的尊敬。在这方面,万里之外的摩洛哥,是中国怎么学习都不过分的榜样。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