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文:站在人类知识的寂寞边缘 or 拿出魄力创业?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2015-07-09 09:34
来源:新东方网
作者:
比如说大家在这个本科阶段学习的时候,我知道在座的很多有高中毕业的,或者进入本科的,一定要多参加学生类的科研训练项目。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幅图是我在北海道大学实习时的一张图片,当时其实很少人能有机会可以去北海道实习,这个机会你把握到以后,你就可以看到那个地方实验室的条件,包括一个国家化的一些研究项目。
同样,左图的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扫描电镜的图,右边是一个实验室旁边的生活区,北海道大学的这帮同学们科研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只有当你抓住这些机会,去参观这些学校,才可以感受到这个学校的科研氛围。
这个图左图是我把我的滑板锯掉,就是为了做一个竞赛,这个竞赛很简单,就是要做一个模拟,就像右图中的这个模拟,就是要模拟这个东西可以承受多大的力,或者能站多少人,或者人从多高的这个角度跳在这个上面可以把这个压碎,你做了这个模拟,然后再跟现实中的滑板进行实际的对比。我通过这个经历,我就可以感受到科研的一些魅力,而且这些对于申请也具有帮助。
最后一点,未来的这个学习规划,在座的很多都是马上要读本科的,不知道你们以后是不是还读一些master或phd,或者有的本科毕业就找工作。我这里有一个示意图,很多人都看过,这个是包含人类社会的这个圆圈,当小学毕业的时候,你知道这一点点的东西;当高中毕业的时候,你知道的会多一点;当你获得学士学位的时候,你有一个专业,你就可以有一个凸点;硕士就会深化你的这个专业,继而随着你阅读文献及做实验,可以接触到这个知识的边缘;随后,在边缘攻读多年之后,你会研究这个边缘,只专注于这个边缘,会放大这个边缘,最后就会突破这个边缘,突破最后就是你的博士学位。这个图如果放小了看,你的研究,就算到博士,你也只是人类知识领域的一个小点而已,所以我觉得这个图,希望可以帮助在座的家长,或者是本科生,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毕业之后,找工作也好,继续深造也好,没有什么好坏之分,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如果你适合站在人类知识的寂寞边缘,你适合去做PhD;或者如果你像柳青姐那样有魄力的话,也可以毕业后去工作。总之,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最后,简单说一下申请的时候一些感触,在座的专家都很多,我就说一下我的个人感触。首先是看我的简历,它是经历了从一页到两页的变化。画面上这个是我最开始的简历,一开始就是一个出版的这个文献,是以第一作者身份的文献;然后下面是实习,就是两个公司,一个公司加上一个北海道大学,再后面就是放了很多课余的这个经历,再下页也是,摄影、学校的话剧等等;最后就是一些hornors,这个是第一份简历,后来拿这份简历到新东方的时候,有很多的这些文书老师就跟我说,你这个申研究生是不行的,很多的老师只看你的这个科研经历,放这么多无关紧要的干什么,后来我就把这个课余的经历缩小成这么一点点,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对于以后本科生要毕业了,要申请master的话,就要把课余经历放的比较少,突出一些跟申请专业有关的这个经历。
这个是我最后的简历,把我的这个research放的比较多,这个是对于我申请斯坦福的专业会有帮助的,委员会会觉得我有相当多的科研经历。
第二个是个人陈述,就一句话,也是我的感受,一定要“去模版化”,用事实填充。因为我是一个工科生,我的PS里面全都是我的经历,文艺性的东西都没有,但我觉得这样对申请工科还是挺有帮助的,就是不要用大家都能用的模板。
再来一个是推荐信,我觉得这个是环节当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我当时申请的都是一路顺风的,后来我为了申请就找了一些特别牛的教授写推荐信,学生找的都比较多,老师比较忙,就导致你找了他写推荐信,答应了,但也许不会帮你及时提交,或者有一些特殊的这个情况,跟老师勾心斗角,所以推荐信一定要找真心帮助你的老师,不一定是特别牛的这个人。
最后关于套磁,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要说的,本科申硕士的话,套磁这个可能就是帮助你熟悉这个学校,而博士的话,一定要尽早的套磁,一定要找到一个导师愿意接受你。
下面的是一点点的小建议,第一个所有的事情都要提早准备,这个不用多说了,很多的事情到最后匆匆忙忙做不好;第二个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很多的学弟学妹问这个学费多少,课程是什么时候开学,他们想自己申请,但是自己不愿意动手去查,其实所有的这个信息在学校的这个网站上都有的,虽然都有中介,都有新东方去帮忙,但是这些信息都是可以自己去收集的;还有就是拿offer的心态很重要,切勿好面子,名校也好,学历也好,我觉得还是用心做好最强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谢谢。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东方ORZ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