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新东方网 > 热点专题 > 新东方教师培训 > 文章正文

记新东方十四天牛剑访学之旅:尊重•爱

分享到:

2014-04-21 14:53  作者:陈驰  来源:新东方网  字号:T|T

三一学院的大门,有注意到亨利八世手上的椅子腿吗?

  三一学院的大门,有注意到亨利八世手上的椅子腿吗?

  在剑桥和牛津这两个学术氛围很强的大学,对学识的尊重也随处可以体现。在我们听课的每一位教授的PPT上,他们所引用的每一个数据和观点都会在当页标明出处和作者,正如剑桥大学语中心的Karen Ottewell讲述的Academic English的特点一样,与普通英语不同的是学术英语有很多学术上的规范,其中包括referencing ,responsibility和hedging,其中她解释hedging为confidently uncertain, 这一点颇为有趣。我个人的大致理解是学术英语的观点仅出自于作者本人的研究结果,对于别人的研究未必适用,因此是自信于自己的观点又谨慎于自己观点的普适性。这种治学的严谨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相对于国内某些学者的“拿来主义”,实在让人感慨。在各个学院的教堂里,会挂着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出杰出贡献的校友的画像或者立有雕塑,学院的草坪只有院士才可以踩踏,其他学生员工只能绕道走过。甚至在剑桥某些学院会按学习成绩排名,让排名靠前的学生优先选择位置好的宿舍。在这里,知识得到充分的尊重,在真理和知识面前,王权也只能退让。

  这种尊重的精神在传统文化方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世界越来越扁平化的今天,我们放弃了很多自己民族的传统以适应全球化多元文化的统一。而在剑桥和牛津这两所大学中,传统却被他们“固执”地尊重和传承。比如,牛津大学每年五月的考试季,学生们会身穿厚重的传统的考试袍去参加考试。通常第一天考试的学生会在胸前别一朵白色康乃馨,考试期间会慢慢变为粉红,最后一场考试为红色花朵,表示心血染尽。在五月牛津已经有些炎热,身穿厚重的考试袍参加考试似乎让学生多有不便,于是学校曾发起投票让学生选择是否身着考试袍参加考试,让人吃惊的是大部分学生觉得应该尊重传统,认为这是文化的体现和传承。也许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是否应该对我们的优秀的文化和传统保持尊重和坚守呢?

牛津大学的地标性建筑——图书馆

  牛津大学的地标性建筑——图书馆

热点课讯